晚上陪孩子睡觉的时候,孩子扑进我的怀里,热情洋溢地说了句“妈妈,你的怀抱真温暖呀,我好喜欢”。听了之后,我的心也变得温暖起来,紧紧地抱了抱孩子。由这句话我想到孩子在生活中的种种赞美。
因为工作原因,我做饭的机会不多,但孩子每次都很捧场。记得去年腊八节,那天正好自己难得的不出差,带着仪式感做了腊八粥。饭菜刚摆上桌,孩子飞奔而来。
“妈妈,你做的饭真好吃啊”
“涓涓,您都没吃,怎么可知道好吃了”
“妈妈,我都闻见了,很好吃,又不是只能吃了才知道”。
看吧,就是如此的给足面子。
还有一次,毫无理由地抱着我“妈妈,你做的饭很好吃,我很喜欢。如果你再多做几次,我会更喜欢的”。听到这句赞美,我知道小精灵想吃我做的饭了。隔了几天,趁着早起的机会来了次摊煎饼。孩子边吃边夸奖“妈妈,真是超级好吃,非常非常好吃”。
如果这些场景就归结为是因为孩子想吃东西,那么你错了!
每当我换外出的衣服或是试穿新衣服,还是带了新首饰,哪怕了哪天回来口红的颜色还没有消退完,孩子看见就会兴奋的来一句“妈妈,你真漂亮”,让人心里甜如蜜。
像这样的赞美不仅会发生在我身上,也会时不时的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我的体验告诉我,孩子的赞美发自内心且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使得赞美犹如魔术般让人心花怒放。而我们呢?已经长大的我们是如何赞美别人呢?
我们是否像孩子那样毫不吝啬地去赞美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们是否像孩子那样灵敏地抓住值得赞美的微小变化?我们是否像孩子那样真诚地发自内心地自然大方地表达赞美?
我们变了,变得不如孩子直率,不如孩子灵敏,也不如孩子大方。我们会更多地考虑赞美带别人能够为我们带来什么,我们会麻木的无视别人的变化,我们计较我们发送出去的赞美是否会有反馈。因此我们的赞美变得稀少且缺乏真诚。
和孩子为伴,孩子在某些方面是我们的老师,不是教会我们不会的,而是提醒我们所遗失的。愿我们都有一颗孩童般的心,进而拥有孩童般的快乐,简单而美好!
阿淼写于2020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