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一定要写出人性的模糊地带。
——题记
早年喜欢苏童的作品,被他的内敛与克制深深打动,这么多年以来,就一直没改变过。
苏童现在的小说更加圆融有劲道,有种诗歌般的禅韵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苏童的文字,浸润着苏州河水的迷人气息,他对小说的热情,似乎比对生活本身更着迷,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作家,他内敛深沉,磐石无转移的那种执着劲儿,是这个时代少有的。
《万用表》是一篇很走心的作品。
它囊括了作家对人性新的探索成果——好的小说一定要写出了人性的模糊地带,这是自古以来的经典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作品以及能让人留恋不已的原因所在。试想,一部《红楼梦》之所以道尽人生千万真谛,还不是因为它把人性讲述得千回百转,才让世人趋之若鹜的啊?
苏童借助《万用表》中的主角大鬼和小康,表达了转型中的农村青年向都市青年过渡的尴尬愿望。
苏童敏锐地把目光瞄准了擅长的少年题材,将地域定格在苏北桑园一带,讲述了一个压抑自卑的农村青年小康被流氓城市青年大鬼“带坏”的故事。小说采用对比写作的手法,将一个在传统道德伦理里长期浸淫、长大的乡村青年小康这个悲愤角色塑造得很生活化。他出现在一间城市工厂的宿舍里,他的心理是不正常的,他渴望“”性”,却只能压抑着内心喷薄的欲望,他唯一的发泄就是那句用方言喊出的咒骂:“驴日的二球货!”后来,画风逐步转变,他在以“大鬼”为代表的城市文明的““诱惑”下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他的乡村顽固道德思想被新鲜的城市新事物所取代,他变成了另一个“大鬼”。
苏童巧妙地利用角色互转的方法,把大鬼的都市灵魂转移到了小康身上,模仿带来的致命打击,是让小康失去了瓷厂的工作,然后是健康的老婆。小康享受到的物欲非常短暂,他的结局是惨淡的,其实最终毁去他的是自己的欲望。
小康与大鬼不是一路人:“小康的目光从他脸上一掠而过,眼神里是刻意张扬的厌恶之色。大鬼清楚地意识到,那不仅仅是冒犯,更是一种绝交的宣誓。”小说的细节描写很是鲜活,一开始就将小康与大鬼大冲突通过微妙的神态与动作描写表达的隐微值得玩味。当大鬼用万用表测他隐私部位的时候,“小康当时就笑了,只是笑得不甘心,为了不让大鬼看见他的表情,他朝墙的一侧翻了个身,并且补充一声:二球货。大鬼听见他又在骂人,这次是笑着骂人,大鬼没有计较。不管怎样,他在小康面前的表演总算成功了一次。”
小康的第一次命运变化时间很短,是在大鬼离开瓷厂之后,作家借大鬼之眼描写了一番宿舍的新变,这剧变就足以令老江湖大鬼感到惊讶:“大鬼有点惊讶,半个月的工夫,小康成功地把这间宿舍变成了他一个人的世界。”瞧,环境的力量多么可怕!
小康本就是一个有欲望却不敢表达的人,他心底的“鬼”是难以克制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却又不得不为了完成一种仪式而选择憋着。他被大鬼扣了一脸面条汤时,“忽然跳起来,像一头疯牛朝大鬼俯冲而来。小康的脸像一块石头,尖锐而沉重地撞在大鬼的手臂上。而且,小康咬了大鬼一口。”在被大鬼掐住脖子后,起先还是“我,忍”,但终于忍无可忍,“怒吼着冲出了大鬼五指的封锁”,后来大鬼问他要不要去看电影,他的第一反应是“想了想,似乎有兴趣”。大鬼对他提及小姐时,他的第一反应又是“眼睛一亮,闪避着大鬼的目光”。
小说中,小康言行不一,内心活动微妙至极,甚至让人毫无觉察。所以,一旦大鬼离开,他便自己通过模仿扮演起大鬼这个角色:做电工、贴梦露、挂金项链、染发、刺青、学走路的姿态、与都市女郎自由恋爱,将农村青年没有体验过的一切统统体验了一遍。这些,作家写得曲折,却草灰蛇线,不留雕琢的痕迹。
小康的第二次命运变化是小康与妻子的关系:先是一个礼拜之后,小康离开宿舍,跟瓷厂请了5天假,此时尚有他的人影;但“五天以后,他打了长途电话给厂里,说家里出了点事,还要过五天才回瓷厂”,此时只闻人声;直到“过了好久”,他的表兄来宿舍收拾东西,人们才终于获晓小康“一去不返”的谜底:“他老婆跳了崖,没死成,落了个全身瘫痪”这样的叙述时间被作者娓娓道来,不疾不徐,留足了想象的空间。最终,一只搪瓷扁马桶在电话那头落地时造成的“清脆的震颤”,使这场看似轻描淡写的故事留下袅袅耐人寻味的余音。
命运的无常之感,弥漫在字里行间。
生活的方式很多元,给了思想的无限可能性,因此具有探索的价值。人生,有时让我们爱,也让我们茫然,信念的力量,它总是孜孜不倦。
苏童小说素以意象丰富和主题独立著称,在温情贴近生活化的叙事中,他深刻犀利将人性的模糊地带描写地动人心魄。他对现代文明的思考,或多或少能给我们一些启发:万用表不是万能,他人的人生模式并非是我们的最终追求,价值观是一个生命在人生长河中走下去的灵魂,不能丢,也丢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