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新闻中心学生 单培培 卜文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还在家门外回响,门上悬着的大红灯笼将人的脸庞映得火红,门面上那对藏着期许的桃符也不过刚换上半月。吃完这碗热气腾腾的元宵,学子拖起墙边那只行李箱,继续踏上求学之路了。
行李箱的轮子吱吱呀呀地叫着,像极了心中的不舍与依恋,迂回婉转,此情悠悠。
“临离开家,啥都想吃,啥都想带走,妈妈在行李箱里塞满了火腿、酸奶、腊肠、糯米团子,总觉得不够,家啊,带不走的只有你。”16级的李振隆同学说。最后,他带着满满一箱子的爱回到了安大:“我妈总担心我吃不好,其实哪儿能呢,学校里食堂花样儿多着呢!不过总归是会想家里的饭菜啊!”每位学子都恋着家里的味道,每位妈妈也想着法儿把家里的味道塞进行李箱。15级的马志颖家乡在江苏盐城,谈及行李,他幸福地说:“我妈硬是给我塞了大袋的肉圆跟香肠,还有我们那儿的特色小吃阜宁大糕,走之前我妈一直不停地说这个多带点,那个多带点,简直让人泪目。”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父母两鬓的白发;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是家里的温柔。想把整个家都带走,带到我的另一个家——安大。这是马志颖的心声,也是离家安大学子的心声。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与其他同学塞满零食的行李箱不同,16级的黄浩雨则在行李箱里塞满了信、明信片和高中毕业礼物。“上了大学后,与很多同学都断了联系,好在她们送的礼物还在,相互来往的信件还在,情意还在。”黄浩雨在行李箱里塞满了回忆,每一封信里都写满了旧时的故事,每一张明信片都承载着故人的祝愿,每一件礼物都充溢着过去的深情。“在安大也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我将带着回忆,继续前行。”黄浩雨脸上挂着笑。与黄浩雨一样,16级的张震的行李箱也另有乾坤,他在里面放的相册几乎占了大半行李箱。“这是刚进高中时拍的胸卡照,这是假期跟同学们去苏州玩,这是高中毕业照……”张震一一介绍着那些照片,“不管走多远,都希望能把从前那些稚嫩的回忆带在身边。”
“开学前一天,我们在宿舍群里聊各自家乡的特产,有铜陵的生姜、滁州和安庆的酥糖,还有重庆的火锅底料呢。”16级的张雪纯同学高兴地介绍了自己宿舍里的小确幸。她说:大家把自己家乡的特产摆在一起,聊一聊家乡的风土人情,既分享了有趣的故事,也拉近了彼此。我们从五湖四海来,带来了不一样的风味、不一样的水土、不一样的人情,在这里交汇、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