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拉克利特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来了一个抬杠的的兄弟,叫巴门尼德,反驳说:没有事物是变化的。可见,希腊人从来不关心中庸之道,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喜欢走极端。
哲学没有不极端的,不极端就没劲。就好像小说一样,如果不把主人公的境遇推向极致,阅读体验会很差。而在日常生活,我们不会像小说的主人公一样,命运跌宕起伏。
说回巴门尼德,他在哲学史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开创了基于逻辑的形而上学。别被吓到了,其实好理解。
巴门尼德觉得感官都是骗人的,大量可感觉的事物都是单纯的幻觉,唯一的实在是“一”。不同于赫拉克利特的“辩证统一”,巴门尼德认为“一”就是“一”,没有对立面。比如,“冷”仅仅意味着“不热”;“黑暗”仅仅意味着“不光明”;“穷”仅仅是“不富裕”……
如果你看到这个世界发生变化,也只是表象的变化。 比如房间由“光明”变成“黑暗”,仅仅是“不光明”了,而“光明”这个词语蕴含的意思永远是一致的。所以,万物都不存在变化。
由此,我们引出巴门尼德所谓的“真理之道”:不管你想到了什么,说到了什么,这个东西一定是存在的。如果不存在,你就想不到,说不出。你可以反驳说,我想到了孙悟空,说到了孙悟空,但是孙悟空不存在呀!巴门尼德会告诉你,孙悟空存在。
第一,孙悟空从外形、到性格、再到经历,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参照物。你永远不能想象一个神仙鬼怪,是完全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参照物的。
第二,当想到或者聊到孙悟空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他是谁。不管是十年前聊,还是现在聊,或是十年后聊,孙悟空就是孙悟空。
所以,孙悟空存在,而且永远没有变化。
罗素说,从思想和语言来推论整个世界,巴门尼德是第一人。当然,罗素也没有放过巴门尼德,而是反驳了他的思想。还是以孙悟空为例:假设有一个文盲,他生活在世外桃源,从来没有听过西游记的故事,也从来没有听过孙悟空的名字。那么,当你谈到孙悟空的时候,他会想到,这就是一个名字,而不是我们日常心目中的孙大圣形象。这就说明,巴门尼德的逻辑有问题。
可见,从语言抽出形而上学的结论是何等容易,而要避免这种谬误则需要对语言的逻辑和心理学进行认真的分析。而生活中,遇到巧言令色、花言巧语,我们往往没有时间认真分析,就已经上当受骗了。比如:
旅游的时候,被导游洗脑而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
逛寺庙的时候,被大师“幸运选中”而留下,在传扬佛法、为家人祈福之后,钱包也被洗劫一空。
阅读鸡汤文字的时候,感动的稀里哗啦,从而在生活中越来越像一个傻瓜……
这种用语言和文字推导出形而上学的谬误,不知道有多少人中招?还有一个情况,很多人嘲笑上当受骗的人,而自己在具体的情境中也未能幸免。
今天,我们了解了这方面的祖师爷巴门尼德,又了解了罗素的反驳,以后遇到别人用语言的形而上学给我们洗脑的时候,即使一时之间想不出有力反驳,也一定会知道不能盲从。读哲学的人,从不盲从。
最后,再说明两点:
第一,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正面价值很大,可以理解为“万变不离其宗”。甚至和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可以一起用。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回家对老婆表白:“虽然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但是我爱你的心永恒不变”。再比如,“世界瞬息万变,而我有一颗进取而又热爱生活的心,以不变应万变。”这类广告语也很多,大家可以自己脑补。
第二,巴门尼德提出了永恒不变的概念。后来的哲学家继承了该理念,提出了“实体”这个概念,而“实体”成为哲学、心理学、物理学和神学中的根本概念之一,两千多年以来一直如此。
#下期预告#
下一期,咱们聊一位自称是神的哲学家,用“爱与斗争”来解释这个世界。
他,就是恩培多克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