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走呢?”
凌晨1:30分朋友小A发了这条朋友圈。
一分钟后删除。
小A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工资稳定,薪水够自己生活,在我们眼中,她就是“有钱有闲”那种,上班挣钱,下班有时间享受生活。
有段时间通电话,她却说 “不太喜欢现在的生活。”
“那可能是缺爱了,说不定找个男朋友就好了,哈哈……”我打趣她。
想起来好像没过多久。我点开她的对话框,“啥情况呀?”发了过去。
“我妈病了,想换份工资高一点的工作。”基本上是秒回。
工作|喜欢与薪水
有一期《奇葩说》的主题是:高新不喜欢和低薪喜欢的工作,你会怎么选?
关于这个辩题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喜欢,另一个是薪水。
辩手李思桓说:自己曾很喜欢英语,于是在线上教孩子英语口语,一节课是20块钱。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脸烂了,去买了张面膜,19块9。然后他果断的辞去了那份工作,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只能承担他一张面膜。
喜欢与否,或许是年少时我们才会毫无顾忌地考虑的问题。
这两天在群里看到有的小伙伴说2月份的工资减半,有的虽然工资照常发,但这个月的周六补2月份的班,3月底公司即将解散。
薪水意味着什么,或许只有独立生活的年轻人才能意识到。
有个段子:工作中不要骂年轻人要骂就骂中年人,因为年轻人无牵无挂说辞职就辞职,可中年人有房有车有娃当然只能认怂。
有些苦涩,确道出了中年人生活的不易。
金钱|健康与生命
曾经看到过一个新闻:
爷爷刚因为肝癌去世,孙子就查出了白血病,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照顾孩子,父亲辞去了辅警工作,母亲在服装厂微薄的收入支撑着这个家。
《我不是药神》中也有一个引人深思的片段:老奶奶请求警察别查印度药了,她病了3年,4万块的正版药吃了3年,房子吃没了,家人也被吃垮了。她不想死,她想活着。
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健康保障在第二层次,也就是仅仅高于基本生理需求(呼吸、食物、睡眠)之上。
而在诊治疾病诊治过程当中,金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能接受的治疗方式和你生命的长度。
这也应了李思恒在《奇葩说》中说的:如果你选择了底薪,那么你就无法抵御生活所带来的各种意外和风险。
生活|理想与现实
曾几何时,我们都幻想的生活岁月静好,平安顺遂,后来才发现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人际往来,生老病死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而这一切似乎都离不开一个字:钱。
有人说:资本是万恶的源泉。有人嘲笑拜金主义。只是当一个人连生存下去,都变得困难,你要怎么忍心跟他谈尊严?
蔡康永曾说一句话:对于钱的卑微或者傲慢的态度,恐怕只有我们跟它相处之后,才能体会它对我们是怎样的意义。
换句话说就是你得先拥有它,然后再谈你对它的态度。
有句老生常谈的话,钱不是万能的,没了钱是万万不能的。金钱是人呢的立足之本,成了大多人的底气和自信的来源,也是中多人所追求的东西。
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愿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及合法渠道,找到自己的底气和自信,做个有钱人。
图片来源网络,文字为原创。
感谢阅读,我是胭脂雪梦,我们并不孤单,相信你的心事有人能懂,欢迎关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