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薄之力济苍生
米仓口。相传,山神为了救济当地黎民,每当有灾情出现时,在某一沙口出就会流出小米,后来当地的一位歹徒贪得无厌,得罪了山神,山神洞口不再流出粮食,反而是飞沙走石。这一年,当地又有了灾情,屈原看到心中,晚上从家中偷偷地带上一些米,放在了洞口,后来村民发现了米,以为是山神显灵了。这一件事,让屈原的父亲知道了,屈原以为父亲要责骂自己,父亲却说,你对天下百姓的爱心是好的,可惜却帮助不了更多的老百姓。要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需要更大的平台。
终于,屈原的名声被楚怀王知道了,楚怀王召见了屈原,给屈原一个县丞去做,屈原上任后,政务打理地井井有条。
2、率民抗秦、才华初现
一日,秦军到屈原所在地进行骚扰,烧杀抢掠,民不得安。屈原组织民众,动员民众,罗列了秦军的诸多罪状,激起了民众强烈的复仇心理,战前的思想工作点燃了民众的斗志,多次击退秦军。秦军夜袭,屈原深知《孙子兵法》之妙,设计重重埋伏,秦军被民众打得苦叫连天,抱头鼠窜。屈原的名声也随之越来越大,屈原再次被召,进朝面见楚怀王。
3、九十九头牛的传说
屈原在拜见楚怀王之前,准备了大量的稀有竹简经书,不巧的是,在途中,捆这些书的绳子,断了,正在发愁,一位牵牛耕地的农民,看是屈原,主动提出要把牛脖子上的绳子接下来送给屈原用,屈原不答应,两人正在争论,牛好像是听懂了二人的谈话一样,独自走到了一石头旁,用角磨断了绳子,而后挑着绳子送给了屈原。但是一个绳子不够用,牛一声长哞,从四面八方来了99头牛,把脖子中的绳子纷纷磨断,挑给了屈原用。屈原担心牛乱跑,可是,这些牛像是听懂了主人的话一样,乖乖地听从主人的使唤。从此,这个地方的牛耕地,不再有牛绳束缚。
4、橘生淮南才为橘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因橘的可贵品质,屈原创作《橘颂》。橘离开了生长地,便不再是“橘”,橘热爱故土的特点,让屈原觉得难能可贵,橘尚且如此,何况作为人,作为楚民,时刻不忘报国,这是屈原一生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