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因素

都知道,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也就是“莫测”,

本质上是不可测,比“风险”严重,

用保险机制,用过去的统计概率、

现大数定理,也都很难对付,

基本也就是对付不了,

这也就是量子物理的“测不准”嘛。

但是,人们还是想要有预测。

1.有“天有不测风云”,

这很容易让人“预后不良”悲观,

似乎不确定总意味着灾难来临。

现在天气预报通过科学手段对

短中期预报巳很大概率准确了,

但地震这种灾害基本无法预测。

不确定性也可能是带意外惊喜,

2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莫测并不一定就是确定的倒霉。

也可能惊喜。人们对未来看法、

深刻影响着其当下决策与行为,

预期,人们是生活在希望之中,

人们行为.受到对未来看法影响、

你是生活在恐惧之中,选躺平,

还是生活在希望之中,要行动,

不测、降低了对人们行为的、

理解力.解释力。人做事情之前,

总受到对未来看法的支配。

不要埋头观察阐释过去经验现象,

不要无暇顾及自己怎样看待未来。

3.莫测怎么办?一叶知秋看趋势。

人难以感知秋天具体那一天来,

虽不准,可从趋势知秋天.知未来?

是从背后底层逻辑知未来。可以,

4.从两个抽象看人们怎么看未来,

这构造一个两维对两维的矩阵:

-明确与不明确-乐观与悲观,

分四个象限:你要处那间?

a明确乐观,b不明确乐观,

c明确悲观,c不明确悲观。

A明确乐观.带来被法术召唤般

的技术进步,不是“纯自然”的,

一概都是人工、人为之物,

奇思怪想、胆大妄为之举。

B不明确的乐观,特征是:

乐观但又迷茫,抓不住重点,

跑偏,人们高估机遇,

低估规划和持久努力。

低储蓄.低投资.高消费,预期低,

让金融、政治、哲学和人生、

一并蒙上“不明确乐观”色调。

C. 明确的悲观.是得过且过,躺,

眼看油瓶都倒了,议论半天

也没见谁当真起来扶一扶。

一个对未来明确的悲观主义者

相信未来是可知的但却是暗淡,

贫穷是、能省就省,储备充足,

对未来穷.严阵以待。

这不是去投资自己,投资未来,

对穷提前做好准备。能逃则逃。

D,不明确的悲观,很多人是这样

悲观又迷茫,更不知道怎么办。

不抬头看天空也不看脚下。无出路。

E.我的建议,

1.悲观的严阵以待,

不如务实的“明确乐观”,

从边际,从一点一点,小确幸。

2. 进窄门,难做之事反而易做成,

凭什么?就凭人。特别是

凭人掌握的知识,凭把知识

转成技术和产品的卓越能力,

凭人智慧和永不枯竭的那股劲儿,

哪来的这套本事?源头还是教育。

a 教育重信仰,,

坚信自己不但是上帝之子,

且生来就可以“与上帝角力”,

所以自强, 绝不惧怕任何艰难困苦。

人生象走进一条河流,可以顺水走,

也可以逆水走,但你要永远逆水走。

永远向上。

b是虽信仰虔诚坚定,

对智者也极为尊崇,

从小受鼓励大胆发问、

审慎怀疑、挑战权威。

对放学回家的孩子,

不问考试也不问成绩,只问:

“今天是不是问过一个好问题”。

c. 把对神的信仰转化为

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信念,

敢于在已知知识的基础上探索未知。

|怎样看未来?“明确的乐观”

老挑别人不敢想、不敢碰的事情做?

前面探路的成功鼓舞着后人,更多人

就相信不确定的未来,机会无穷。

E. 百无禁忌想、脚踏实地干.

未来的不大确定。

问题是干的人不知道吗?

为什么还冒得出来那么“离谱的想法”?

何谓新技术?

就是“针对现有目的而采用一个

新的或不同的原理来实现的技术”。

那什么是“原理”?

“就是应用某种现象、概念或理念”,

而技术不外乎就是“概念的物化”。

更好懂的是,“新技术

是由社会需求形塑而成;

它们主要来自标准域外的经验;

它们更容易伴随展示交换的过程产生;

它们经常在网络中得到促进”。

这看未来的态度,相信科学原理

可被发现,可被应用,

而人类的种种难题,总有希望解决。

这“明确乐观”扑面而来!

要面对一个闭环。“明确乐观”的未来观,

是一切经济、科技革命行为者的精神前提;

可是只有当最神武的科技展示出

多数人也可以过上富足生活的现实前景时,

人们才可能普遍对未来抱有积极态度。

F.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呢?老问题要新解,

我们在游学中感悟到一点,

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创新创业的

最优主体既不是超大组织里的所有人,

也不是单枪匹马的先知先觉。

最优创新组织是不大不小的“群”。

这个“群”内的人容易

达成共识,互相欣赏、互相切磋、

互相鼓舞,组织成本不高就形成一致行动。

在群与群交互作用下,行动出正果,

就可以感染更多人群。这像生命一样,

能够无中生有,是起于“一锅原生浓汤”,

活跃分子凑到一起,闷在一块儿,

高频互动,直到长出一个新结构。

从这点看,革命、改革、建设,

在发生学上是一样的。

G. 几点分享:

1是发达经济体的前沿创新值得关注,

中国人大可从中淘宝;

3是想法比资源重要,因为

每个时代的可用资源皆由想法决定;

3是敢想敢做极有意义,

而相信未来更好,是敢想敢干的前提;

4是创新创业人群要主动对冲

弥漫周遭的各种焦虑——

增长焦虑、转型焦虑、教育文化焦虑,

还有讲不明白的焦虑,

因为仅凭焦虑杀不出重围。

要让务实的“明确乐观”在中国抬头,

先从创新创业的人群里开始吧。

——周其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