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月份,一个平时写美文的公号突然更新了一篇标题很不一样的文章,吸引了我的注意。点进去一看,一个男人闪闪发光的奋斗史展现在眼前,看得我啧啧称奇。
这个人就是剽悍一只猫。
那篇文章是在推荐猫叔的小灶社群,999元一年,带着伙伴们一起剽悍成长。
没有多少犹豫的,我加了奕晴的微信号,交学费,填写自我介绍,等待初审,进入预备营。
五天的预备营观察期,既紧张又兴奋,我尽量小心地注意着自己的一言一行。
清楚的记得,我把时间记错了一天,第四天时,比我提前一天进预备群的伙伴们相继受邀加入正式群,我从开始的满怀兴奋,到后面的惴惴不安。
奕晴一直没有邀请我,我就在反思,我哪里做得不对了吗?后来爱人在边上幽幽地说,你是不是时间记错了?
我才一拍脑门,放下心来。
进入正式群后,一个新世界在眼前展开。
那么多积极上进的伙伴们集结在一起,老成员们又是发红包,又是放鞭炮(当然是图片),又是各种欢迎,让我一下子被暖到了,我傻呵呵地笑着,觉得就算学不到啥,这钱咱也花得值。
【2】
转眼在小灶群里已经待了四个月,这四个月所带来的成长,真的非常巨大,可以用蜕变来形容。
1)进入正式群的第二天,就看到群内的伙伴们在晨起打卡,五点多就起床,在我看来简直就是怪物一样的存在。
“天哪!他们都不累的吗?睡觉是多么舒服的事情啊,五点多起床我肯定做不到”,我在心里念叨着。
可是现在,我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同桌。
我之前在小灶群里征集了7位愿意一起晨起打卡和晨读留言的伙伴,要求是,6:00-6:15之间完成晨起打卡,6:30-7:00间完成晨读留言,并力争上墙。如若未完成,发100元红包至群内作为惩罚。
刚开始时,很难,起来的时候,眼睛都睁不开,眯着眼睛写晨读留言。
现在,到点我就醒了,有时甚至是猛然惊醒,生怕睡过了头。
这样做的成果是,自6月14日留言以来,截止今天,共上墙35次,得到7本书。我们8位伙伴在一起所得到的书籍量已然超过20本。
当然,最重要的是,自己早起的习惯已经养成,通过留言,自己的短时快速思考能力得到强化,可以在短时间内写出符合逻辑、条理清晰、内容充实的文字。
2)写作上,自入群后累计已输出十万多字,简书上发表的文章为八万多字,获得1500多点赞数和四百多元打赏,多篇文章被首页收录,并被多家公号转载。当然最开心的,莫过于得到7次晨读感悟最佳,这是来自伙伴们对我的认可,我很感激,谢谢。
七月的某天,奕晴突然对我说,你的写作水平在这段时间里有了质的飞跃,希望以后可以通过文字产生更多链接。
我突然想起入群自我简介中所定的入群目标——精进写作能力——我想,我正在一步步地向着这个目标迈进吧,加油!
3)心态上更加积极、主动,乐于分享。我是一个内向型人格的人,讨厌麻烦,能不去做的事,就尽量不去做。
但是进入小灶群后,我被大家的热情感染,从最初的羞于发言,到越来越积极主动地勾搭小伙伴们,从你们那里汲取的能量,让我更加乐于分享,于是便有了独属三班特色的“嘉树带你看动画”系列和每天中午12:30分的动画短片分享。
能获得你们的认可和喜欢,是我的幸运。
现在,我是三班班委,渐渐的,我看问题的角度也变得越来越宽阔,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社群内的问题。犹记得有一回晨读留言,我用腾讯做了一个比喻,虽说并没有攻击腾讯的意思,但是却收到了晨读后台管理员的回复,说留言有所不当,不可以上墙。
我事后仔细的思考了下,做了如下总结:
我可能只是单纯的站在读者角度去留言,而公众号运营者所站立场则会和读者有所不同,会站在更广更全面的角度来看待留言,所考虑的不仅仅是留言数量,还有留言质量、舆论导向、敏感字眼等因素。所以,下回留言,不妨站在更高格局去思考自己的留言是否合适,有无不妥之处。
所以,作为班委,也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去对待社群内的相关事宜,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成长。
4)这一点是我的痛点——错别字。之前猫叔的征文比赛,我拿了三班第一,本是有机会进入创作组的,可惜,“的地得”三个字的用法太随意,导致最终未能进入创作组。
这几个月,我一直在跟这三个字较劲,每写完一点东西,总是要反复看上几遍,确定没有错别字,尤其是“的地得”这三个字的用法,因为被奕晴说了几次“你的'的地得'看着我好着急”,让我情何以堪。
所以我有时写完文章,可能发表要等到几十分钟后,因为我在校验错别字。这里大家可以尝试朗读校验法,把文章读出来,不仅便于修改别字,还有利于提高语句的流畅度。
就这样死磕自己,七月某一天,奕晴突然对我说,“最近都没发现你再出现别字了,不错不错”,然后配上一个调皮的微笑表情,虽只短短一句话,却让我觉得一切都值了,时间没有白花,努力没有白费。
记住,认真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竞争力。
5)三月份小灶群内有一次话题——“如果你有机会给三年前的自己打一个电话,你会对自己说什么?”——当时我的回答引起了猫叔的注意,他让助理奕晴征询我的意见,可否将我的回答用到他的文章里去。
一个如此厉害的人物,却依旧如此谦逊,懂得去照顾他人的感受,而且这个人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这让我当时很震惊。
自此后,这也成为我的行为准则之一——记住,再厉害的自己也曾有过卑微的时候,不要自己爬上了山头就瞧不起山下的人们,他们就是你曾经的映照。
人啊,越是懂得多,越觉得自己渺小,为人越是谦逊。难怪奕晴会说,“跟着猫叔这几个月,我感觉不是在学做事,而是在学做人”。
6)读书方式上的改变,开始做读书笔记,有目的性的读书,不再是东看一本、西看一篇,学会了串联知识组块,构建属于自己的思维体系,这些不仅让我更能适应新工作的环境和要求,同时,在生活中也懂得了觉察自身,不论是情绪还是想法,去追寻它们的来龙去脉,了解背后的深层动机,而不再是表面化的看待问题。
我现在最常对自己说的话是,“来,让我们来看看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逻辑和理性思维能力,做一个“敢于不同的人”。
7)学会了猫叔的视频录制方法,通过践行该方法,自己不再惧怕公共场合的演讲和发言,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至少我走上了这条路,并且正在越走越好。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可以自如地侃侃而谈,就像在自家客厅里和朋友们聊天一般。
【3】
2017年已经过去一多半了,我的成长还在继续,事实上在写下这篇成长记录的时候,我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想法,这些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昨天和妹妹通电话,她抱怨说,感觉我最近离她越来越远了,她跟不上我的步伐了。我才惊觉,原来自己已经跑出去这么一大段距离了。
可是成长就是如此,不是吗?一个节点,一个契机,我们突然进入了一个和以往都不一样的世界里,见识了以往未见过的风景,就像领到了一本秘籍般,以往的招式都被革新,如醍醐灌顶,惊觉人生原来还可以拥有这么多的可能性,自己竟拥有这么大的潜力。
而最关键的是,自己并不孤单,因为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打怪升级,精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