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坡六
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一般是每周四会打扫卫生,今天早上来的有些早,找了个地方坐在凳子上,从包里掏出来一本余华的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我在看书的同时,感觉就是在和余华本人在对话,是余华本人在给我讲述一段过往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我突然产生一个对于读书的思考。我问自己读书读到的是什么?
我内心回答:“读到的是一段故事。”
故事是谁讲的呢?
作者讲的。
你在读书的时候内心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感觉呢?
我的感觉就是感到自己在参与到作者所设定的那个场景,自己仿佛是融入到那个背景以及自己就仿佛和他们似乎很亲切。
能说的在形象一点吗?
我感觉在和他们在交流,是一种默默的交流,他们看不见我而我却可以看见他们,不仅可以看见他们还可以明白他们的内心活动,也能体会到他们的情感以不同场景的不同的情绪。
回归到交流上,读书的其中一种效果就像是在交流,但是书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书是从生活中截取的一个小片段,那么为什么你不从生活中直接和人交流呢?有一种声音在问我。
这样的话不也是一种交流方式嘛,为什么我之前没有这种感觉呢?
我恍然大悟,其实读书有很多的方式,我们很多人读书狭义的认为,非要拿起书看到的文字才叫书,其实那只是二手资源而已,真正的一手资源的获取就是主动在生活里去和人打交道,放开自己的胸怀,打开自己的内心,主动的走出去和他们交流沟通,去和他们共事,聆听他们的故事,这不也是一种读书吗?
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一本书,都是一个巨大的宝矿,每个人经历的事情的不同,那么故事的题材以及故事的丰富度都是完全不同的维度。这就是一本本最新鲜的书,为什么不从这个维度去思考问题呢?
同时也不要忘记你自己对于别人来讲也是一本新鲜的书,但是你们进行一段交流之后,你会发现你们每人现在是两本书。这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啊。
我们熟悉的很多作家你会发现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写的故事不光是自己的故事,更多的还是别人的故事,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不过是借助你的笔表达出来而已,从这个角度思考作家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一个故事的一个传递记录者而已。
我一直很喜欢的一句话就是:读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一个擅长表达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位会聆听以及阅读的高手。你如果做不到这两点,你会发现你能表达的东西其实很少,也许你很有才华,但是长久下去因为没有读和听的摄入,你的表达苍白无力将会是最后的归宿。
对于读书想说的话很多,今天主要想表达读书的方式有很多种们,我想看到的的情况就是,当你处于某种场景的时候,尽管你的手里没有一本书,但是你的内心再告诉你,你是在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