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无奇的高粱杆,
却被有一位有心人——徐艳丰,
却用它制作成了逼真的古代建筑,
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清秸秆扎刻的传承人徐艳丰,
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
他出身于木工世家,
专门研究古代建筑。
徐艳丰11岁时,
和同乡老人学会用高粱秆制作工艺品,
做些蝈蝈笼、走马灯之类的小摆设。
17岁时,
他用了三年多时间,
用了70多万节高粱秆,
做出栩栩如生天安门模型。
1982年,徐艳丰的“天安门”脱颖而出,
被作为国礼送给日本友人。
从此,永清秸秆扎刻走出国门,
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构成学的典范”
“堪称中国一绝,世界无二”。
每件大型作品都要耗费几十万节高粱秆,
都要打磨至少二三年。
而更让人吃惊的是他的建筑,
所有的接口均不用钉子、胶水、合页固定,
而仅仅靠传统的榫卯咬合固定。
因为所需的秸秆不仅量大,
而且要笔直饱满、颜色均匀!
不识字的徐艳丰还杂交方法
培育出了新品种——铁秆高粱。
2001年,他被病魔击倒,尿毒症晚期。
但徐艳丰仍放不下这门手艺,
身体状态较好的时候,
就会到几个大学的建筑系给学生位开讲座。
50多年他创作出80余件作品。
《佛香阁》《故宫角楼》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他的《黄鹤楼》也在加拿大参展获奖。
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际友人
与海外侨胞争相收藏他的作品。
2009年,徐艳丰被授予国家级非遗
“永清秸秆扎刻”传承人。
“我做了两次肾移植,
可以说是党和国家给了我新生命,
我必须把永清秸秆扎刻这项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可是,由于秸秆扎刻学习周期长、难度大,
完成一件作品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因此也几乎没有年轻人能真正坚持学习下来。
为了传承这项宝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艳丰的儿女接过了艰巨的使命,
从小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技艺。
如今都小有成就。
“别人说我是个传奇,
其实他们不知道,
如果你用一生去钻研一件事,
你也会成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