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伊姿,这是我的每天一篇文章之第219天。
有人对马云是这样评价的:他总是能够疯狂到恰到好处!!!
我十分感慨这个恰到好处,要修炼怎样的功力才能达到“疯狂”。
我们和成功的人的区别可能就是这个恰到好处!可能同样的起点,同样的机会,同样的时间,但是可能就是差了一点,一个就成了马云,一个就成了普通的程序猿。。。。。
人们对于成功者,总是一边羡慕嫉妒恨,一边期待他们慷慨分享得以成功的的秘密,提供细致、可操作的技巧以供复制。最好能直接手把手教导,包教包会。对于特别成功的,比如说对创立两家世界五百强公司的传奇人物稻盛和夫的期待就更是如此。
但是稻盛和夫没有满足这种期待,他从不分享具体的技巧。对于人们的提问,他说,如果要问我成功的理由,那就是一点,我拥有虽然单纯却非常有力的指针,就是做人的正确准则。虽然我的才能或许有限,但我始终铭记一条:作为人,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
这出人意料的回答,让人想起中国版的金手指故事。吕洞宾在街上遇到一个乞丐,心生怜悯,想要送他一些东西,于是用手一指变出食物,没想到乞丐摇头,他又变出银子,乞丐还是摇头,直到他变出金子,乞丐还是摇头。吕洞宾问,那你想要什么,乞丐回答,我想要你可以变黄金的手指。原故事的结尾说乞丐贪婪,但我却觉得乞丐非常聪明,因为绝大数人会误以为黄金是最珍贵的。聪明的乞丐被讽刺,只是因为更聪明的神仙不可能泄露自己之所以区别于乞丐的秘密而已。
跟吕洞宾相比,稻盛和夫不算聪明,因为他虽然没有提供细致的步骤,但他讲出了自己点石成金的秘密,等于给所有看书的人装上了那根金手指。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一眼识别出。但是,能够心领神会的人,最后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再来回顾一下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要谦虚,不要骄傲;
3、要每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
6、忘却感性的烦恼。
我们并不需要成功者的身份,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他们为什么成功,支持他们成功的背后到底是怎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