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待在一个房间里,习惯了之后总是很容易感觉无趣,一感到无聊会习惯性的打开手机。这里看看视频,那里逛逛购物网站,最后总会买点东西,好像这样才能将无趣感中止,买了东西之后就开始期待东西的到来。
买东西似乎变成了是想要生活变得有趣才做的事情,而不是因为需要才买。到最后会发现无论拥有多少东西,生活还是老样子,内心依然没有被满足。
在我明白消费无法为自己带来内心富足时,通过不断购买和拥有物品,来试图填满内心的生活,在这之前已经持续几年了。也不见得会有多珍惜买来的东西,在不断地购买和收到东西的过程中,没有多满足和开心,却有种自己越来越深陷其中,无法跳脱出来的感觉。生活变得更加无趣了。
是突然的生活变故改变了我的想法,才渐渐看清楚那些年的自己活得真的太迷糊了。虽然会后悔用那么多钱,买了那么多的不需要的东西,我却不认为这是差劲到要日夜忏悔的经历。如果再次回到过去,我想自己依然会做出同样的事情。
因为我是在一直变化和成长的,尽管以前的想法和行为欠缺长远的考虑,但这也是自己的一部分,理应要接受这样的自己。毕竟改变的前提是要先认识自己,而不是幻想出理所应当该做什么事情的自己,要正视那个可能不想承认,却是最真实的自己。要获得成长,打击和否定都无法获得,唯有认可和爱才能让人继续前行。
已经定下来的习惯,一时之间确实很难改变,但不能说很难改变就放弃了,对吧。改变初期,脑子的想法还是会控制不住乱乱的,想要镇住四面八方蹿出来的想法的话,行动最有效了。
自己要先意识到哪里需要改变,行动再慢慢跟上来也没关系。一开始做不好是肯定的,以前的习惯还可能不断复辟,折腾挣扎一段时间,还可能会回到原点,反正就是很难杀死。
不过没关系,尝试的次数是无限的,不行再来就行了,因为不断尝试似乎也是会习惯的,怀着打不死的小强精神来多几次,想失败应该也很难。
想要治不乱买东西的病,那就从让生活不无聊开始下手吧。
睡觉,日常活动都在一个房间里,确实会感到无聊,那走出来就好了。睡觉一个房间,日常活动在其他房间。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在两个房间之间走来走去,也不无聊了。现在我是这么做的,穿梭在不同的房间,随时转换心情。就不会有一整天都待在一个房间的感觉了,被困住变成不存在的事情了。
然后再慢慢习惯不买东西的一天又一天,买东西之前谨慎多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
内心的空洞很难通过外物获得满足,既然是看不见的内心,也应该用看不见的、无法量化的东西去填满它。可以是黄昏时分,天上泛着红光的云层。也可以是抓不住的风,还能是一眼万年的文字。
在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润物细无声中,能将迷失的自己疗愈,让内心一点一点感受到充实,感觉到自己是真实存在的。每天的日出和自己的醒来,都不是理所当然的,都是奇迹的发生。好好的、慢慢的感受身边的一切,终会知道活着就是活着,它根本不需要特意去寻找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