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一直有的一个观念“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飞人短跑”。所以,打从小Y出生,我送给她的最好礼物就是玩耍,今天晨读提到的内容,就是她的真实生活。
自从小Y出生,我就中断了职业生涯,这一陪就是10年(进了小灶才发现,那么多厉害的妈妈带俩孩儿照样职场进阶,可见认知有误、视野狭窄),我的专职就是带孩子、陪她玩儿。
虽然家境不富裕,不可能提供许多需要物质支出的玩耍活动,但是在这个公共资源发达的上海,只要用心,值得玩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上幼儿园之前,我陪她玩的地方主要是公园,公园的滑梯、旋转椅之类,还有草坪上跑跑,做做游戏。
开始幼儿园生活后,玩耍有了新途径。我家小Y很喜欢上幼儿园,还没报到就每天盼着。第一天去就蹦蹦跳跳、欢天喜地的,从来没有为去幼儿园哭过鼻子。长宁区是上海教改的试点,幼儿园兴趣班一律取消,也没有什么学习的课,主要就是把教室布置成各种过家家场景,比如:娃娃家、医生家什么的。小Y每天都想着早点去,可以玩上她最喜欢的“医生家”。
上小学之后,非常幸运地遇到一群给力的爸爸妈妈,大人小孩经常聚在一起搞各种活动,学校的兴趣班、各种班也是五彩缤纷。此外,因为离少年宫近,那里成了我们的阵地,一有活动就参加。
现在升入初中预备班,情况也不错。学校兴趣班很丰富,和少年宫关系搞得还挺紧密。小Y成了话剧团的团员,还参加了少年宫的橡皮泥比赛、少科站的活动、少年宫的影视微课活动和播音比赛,观看了各种演出、听了杨红樱的讲座,生活很丰富。
我希望她能快乐地长大,慢慢释放能量!
参考书目:《玩耍精神》[美] 彼得·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