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疯狂地喜欢上读山下英子写的《断舍离》,还打算把这本具备方法论的书贯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怀抱着分享的心情,我还把这本书介绍给我朋友S看。她一瞄书名就说这扔东西不是办法,她喜欢看的书是由故事引发哲理性思考,如经典文学。
我听后立刻捶胸口,还很不甘心地再次打开这本书重新看了一遍。然后,我才发现其实我跟S的争论融合在自己身上一点也不违和。我仔细地回想了一下,理清了这两个论点。
第一争论点是《断舍离》只有扔东西。
我承认我在看到书名时,确实条件发射是悲哀自己要扔东西。但逐渐阅读了,我才发现建立美好的生活就是从扔开始,保留让自己用得舒服和开心的东西。还能按照实际情况出发,在实用的同时跟品位相结合。简单点来说,就是买回来的东西无论多贵或多漂亮,能用得上才是有价值的东西。
就冲着这一点,我发现对于女生来说有点难度。就拿自己来说,我也会买很多华而不实的东西放着不用,直到变垃圾了。
第二争论点是书的内容。
我不敢拿自己的读后感来作书评。只是我性格比较急躁,注重方法论,所以很容易被自己接触过的东西牵着走。而朋友S本来就是一位自制力很强的姑娘,悟性比我高。因此,我想了想,没必要过分强迫别人去接受我的推荐或为自己的推荐感到羞愧。我承认看经典文学能塑造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方法论也能让自己接地气一点。
看经典文学和看方法论的书两者应该相辅相成。只有这样子才能达到自己收拾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