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需长鸣,吾辈当自强

【国旗下的思政课】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七年级汤一鸣。今天,晴空万里,五星红旗在晨光中冉冉升起。本周四,我们将迎来一个庄重的日子——九一八事变94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是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伤疤,也是一座永不磨灭的警示碑。它提醒着每一位中国人:铭记历史,方能开创未来;吾辈自强,才能告慰先烈。今天是我们国旗下思政课堂的第二讲,我的主题是:警钟需长鸣,吾辈当自强。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以万余人的兵力,悍然进攻拥有19万驻军的东北大地。由于不抵抗政策,短短半年间,100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山河沦陷敌手。然而,中华民族的骨头从未变软!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旗帜,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坚持抗战14年,进行了10余万次战斗,牵制日军76万,歼敌18万。在宝清县的遭遇战中,十二名战士战至最后一刻;杨靖宇将军胃里只有草根树皮,却始终未向敌人低头。这些数字并非冰冷的统计,而是用生命书写的民族脊梁。

94年后的今天,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警世钟依然会敲响14响,象征着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当9月18日9时18分的警报划破长空,那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更是对生者的警示:和平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强国必须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这份重任,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统一起来。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该如何践行“自强”二字?其实答案就藏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课堂上专注求知,是为了练就过硬本领,像当年的科学家们那样为祖国突破技术封锁;运动场上挥洒汗水,是在锤炼强健体魄,正如抗联战士用钢铁意志抵御严寒饥饿;校园里友爱互助,是在传承民族凝聚力,就像当年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这就是我们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同学们,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褪色,记忆更不该随时间流逝而淡漠。当我们抱怨饭菜不可口时,想想抗联战士在雪地里嚼树皮的坚守;当我们为作业繁重而烦恼时,看看青年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的通宵达旦。

今日书桌前的每一份专注,都是在为明日的强国梦添砖加瓦;校园里的每一次成长,都是对“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最好诠释。让我们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让九一八的警钟永远回响在心中,提醒我们:唯有自强,方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唯有奋斗,才能告慰为国捐躯的先烈。请相信,今日之少年强,则明日之中国强!谢谢大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