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长大,经历了什么?(深度好文)
人会长大三次,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
第二次是在发现即使再怎么努力,终究还是有些事无能为力的时候。
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会无能为力,但还是会继续尽力争取的时候。
(一)处于一阶段
而这三次我都经历过,小时候,一直有父母的庇护,遇到什么事我都不会操心,都会选择逃避,生活环境很幸福,而我从不满足,同学经常羡慕我生在福中不知福,在家里几乎什么事都不做,父母对我的期盼也不高,只希望我健康快乐,好好学习就行了。
在初中独自生活的时候,根本不会自理,生活很糟糕,住的小窝很邋遢,遭到同学的排斥,这应该就是父母的娇生惯养所致吧,那时的我很单纯,很透明,我是一个藏不住秘密的人,什么事都愿意和大家说,很多人都说我傻,我对人没有明确的界限,父母对我保护的太好了,从小学到高中我很少接触外面的人,遇到了事大多都是父母帮我抵挡过去了,所以为人处世方面我全不会,我不敢和亲戚聊天,每次听到他们要回来,我都会缩在屋里的角落里,祈祷着亲戚不要来。
那时的我任性刁蛮,蛮不讲理,我们总是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外人,把最坏的一面坦露给父母,把最差的脾气和耐心都给了最亲近的人,那时的我大抵就是这样,自私,幼稚,以自我为中心,从不会换位思考,任何事情都不会屈服。
直到升高中,才发现我不是世界的独角,世界的周围还会有很多的声音,很多事情出乎意料,不在你的掌控之中,你只是世界里一个冰角,你的力量很微弱,起不到任何作用,总想着别人围绕着你转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你怎么可能左右别人的思想,唯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思想和大家保持一致,地球永远在自传,所以人只是一个独体,并不是任何人都要依附你,社会处于矛盾之中,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所以心态很重要。
(二) 处于二阶段
曾几何时,觉得只要努力了,坚持了,就能成功,这是读大三的时候,可是这个想法很天真,很不切实际,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这是事实,大二的时候,突然醒悟,看到同学们都在忙碌着,准备着各种考试,大一已经荒废了一年,于是我也开始认真备考,我们专业要求普通话必须过二甲,我每天都会在寝室里练一篇文章,下课后我还会跑在操场上去读,甚至我会把我的录音录在手机上,反复的琢磨有什么不同,最后一篇是命题作文,要求自己说,30篇文章,我每天晚上都会去自习室里背,并且还会记在笔记本上,我以为只要肯下功夫就会成功,我以为只要努力到尽头,就会成功,但我以为的只是我以为的,同学都觉得我这次能过,我也有信心这次能过,可是我没有过,我已经考了三次了,那天晚上我哭了,我嘶声裂竭的哭着,我心态不好,我觉得应该可以过,但我没过,这就是考验我的心理素质,让我明白了,考试不仅考知识,更是考态度,考心理承受能力,那次我绝望了,我也从中总结了许多经验,考试最重要的是平衡心态
。
(三)第三阶段
就算无能无力,我还是会竭力争取,我性格比较倔强也固执,不是任何事情都会认输的,我就算很笨,但我也不甘心,我总觉得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没有发挥到极致就不算努力,当你经历了一些比较坎坷的事情之后,你会对生活有所感悟,它并不是让你事事如意,总是在你得意的时候,给你一棒锥,让你醒悟,不要因为一时的得意乱了分寸,在你崩溃的时候,总会想办法拉你一把,所以命运 还是眷顾我们的,只要我们不屈服,勇敢向上,就会有奇迹,哪怕委屈,不理解也只是暂时的,也许时间是最好的东西,他可以让人静静的思考发生事情的对与错,那些委屈不理解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真相浮出水面,所以,不要着急,记得练车的时候,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我从来没想过放弃,我的内心里从来都在挣扎,但还是勤奋与上天的眷顾,我最终还是拿到了驾驶证,所以人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
(四)感悟阶段
目前我还处于第二和第三阶段之间,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有些事失败了我还是战战兢兢不敢尝试,我还是在意别人的眼光,有时候 ,还是无法平静,心情还是会因为遇到事波澜起伏,还是会有情绪,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做独立的自己。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智半愚半圣贤,半亲半爱半苦乐。尼采: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婴儿。
第一境界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
第二境界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动争取,主动负起人生责任;
第三境界婴儿,这是一种“我是”的状态,活在当下,享受现在的一切。
哲学家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钱钟书先生说得好:做人的“成功不仅意味着事业上取得成就,还包括人生境界的提升。”我们都应该向最高的境界攀登,虽不能之,但至少要心想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