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第三期的主题词是选择。演员王千源的选择因为无欲则刚,反而成就了影帝的荣耀。一个仅仅为了表演而表演的人,宁愿把片子拍出来自己收藏也觉得值的选择终于成就了自己内在的梦想,外在的荣耀。耶鲁村官秦玥飞,因为理想的坚持选择了希望的田野,当人们都觉得他一个耶鲁大学的毕业生,一个盛产总统和诺贝尔奖的世界名校毕业生到了农村是大材小用的时候,他自己却觉得自己是小材大用。正是因为名校的思想塑造,正是因为理想的坚持,所以才会从他嘴里说出最朴实的话语,让别人觉得是震撼的选择,而于他不过是理所当然的决定。红丝带学校的校长郭小东,几次受邀上《朗读者》都被婉拒,原因他说是因为不想揭开伤疤。不是不苦,是苦多了就不觉得苦。中国不缺医院的院长,不缺学校的校长但是缺这样一个学校的校长,基于这样的原因所以他选择了办这样一所学校,并且用最宝贵的时间去陪伴这些艾滋病患儿。他的选择因为很少有人选择,很少有人忠于这样的选择所以我们被感动的泪流满面。看到他那瘦削的脸庞,听到他最朴素的话语,不是因为发自内心的慈悲和从心底迸发出的善良,谁人能做到这样淡泊名利,直面痛苦的10多年的坚持与呵护?尽管每次看《朗读者》都免不了泪眼婆娑,尽管看这种节目总不如娱乐节目那么轻松愉快。但是,我还是喜欢看,原因在于喜欢看这些人以及人之后的故事,还有就是那被浓缩的文字经他们朗读后让我们真实的知道,其实诗和远方真实的存在于生活中,生活无论怎么苟且或则琐屑,但是依然住着诗和远方,关键是看你如何去解读,正如重要的不是生活而是面对生活的态度和忠于内心的选择。如果看了他们的故事自己被感动了,那么说明自己的情感还没有干涸,真善美还住在自己的心里并且从不曾远离。如果眼泪是为了美好而流,我想滋养的一定是人的灵魂。
人生有太多的选择,因为选择所以构筑了不同的人生,造就了如此丰富的世界。高尚是高尚者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每一次的选择,都为我们不同的人生构筑了不同的风景。待到千帆过尽,每个人独一无二的选择给自己留下的是独一无二的人生风景。所以我是我命运的缔造者,此言不虚也。选择朝左走还是向右走,选择毁灭还是生存,永远都是一个问题。在这些无穷无尽的人生选择中,因为我们的选择,我们或许走了一条人很多的路,也或许我们的选择让我们走上了一条大众少走的路,经历了别人不曾经历和未曾感受的风景。怎样选择,是否忠于选择,洞察了人性,也构筑了人生。人生到底是应该以成败来论英雄还是应该忠于自己内心的呼唤,以追寻心灵自由来论成败。我想俗世有俗世的标准,大众有大众的眼光,个人有个人的价值观。古今中外从来不乏为理想坚持的英雄,也从来不乏追求个人自由追寻人生价值的典范。一次的生命,仅有的人生历程,忠于内心能不苟且,不为俗世所牵绊,为了爱,善,美的选择,无论成败我认为都应该是人生赢家。因为那样才算是真正活过。赢家不是人生坦途,也不是物质富足,而是忠于内心,听从内心的呼唤,生而为人的主动选择,理性,正直,勇敢,善良的选择然后去面对选择,担当选择。正如《老人与海》中的那句话,你们可以杀死我但就是打不败我。真正的人,因为选择所以快乐,因为坚持选择而不苟且所以能够过一个独一无二恣意挥洒的人生,过程可能艰辛也可能不被理解与认可,但是只要是为了真善美,我认为都是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值得过的人生,都是不后悔的选择,独一无二的人生风景。《朗读者》这期节目中的所有嘉宾,无论他们怎样艰辛或者孤独,但是我感受到他们内心深处的快乐和幸福,因为他们选择了他们自己最想要的理想和生活,别人无论是崇拜他们还是鄙视他们又抑或不理解他们,都不重要,因为他们自己的选择最接近他们的心,所以快乐和幸福都是他们的,无关外界的眼光和评价。
一个教师能否一直致力于课堂改进,保持对教育的热情和激情其实也是关于选择和幸福的论题。作为教师,你,幸福了吗?那要看你如何选择。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把自己说了算的做好,少想自己说了不算的。我想这就是一种选择,智慧的选择。改变自我是最容易做到的,正如曼德拉说的那句话改变不了国家,改变不了家庭,最后发现可以改变自己。而改变了自己最后他改变了他想要改变的家庭和国家。我们都不是曼德拉,也许改变了自己也未能改变其他,但是人生就是基于选择成为自己独一无二的旅程,选择,洞察人性,构筑人生,跟随内心。要么忙着生,要么忙着死,总之是要选择的。教育,作为老师本就不该把自己定位为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悲惨,也不应该是化做春泥更护花的无我。工作从来都应该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己,只有”为自己“才能迸发出最大的动力。教育应该是洗涤内心的修炼,最好的教育首先是对自己的完善。教育从来不是告知,而是影响。如果学生是玉璞,在老师的影响下,性与情俱可塑,那么老师应该是一个艺术家,他在雕塑作品的同时领悟艺术的至高境界而不是被监督的匠人和差役。如果教师是一树草木,最为欣喜的应该是由于自己的滋养在它的近旁长出了另一树繁花,相互盛开。我想对于那些我们崇拜的人来说,他们忠于自己内心,无欲则刚的选择就好比顾城的诗句,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一切都是那么顺其自然。修炼自己,基于真善美,忠于选择,前面是花团锦簇或则戈壁风沙都是快乐和幸福。百合花开在深谷,它选择我要开花,我要开花,那是它的选择,不是为了被人看与赞美,因为开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开花让它快乐,开最美的花让它幸福,所以快乐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而最后这深谷中的百合花之所以被世人所聆诵是因为它的选择让它成全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哪怕身在深谷也不患不知,求为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