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跟着微博的热搜接触到《都挺好》的。为了减少我看手机对孩子们的影响,每次夜深人静的时候,在疲惫而又脆弱的情况下,直觉《都挺好》,都挺不好的。
母亲不公平,父亲是巨婴,长兄爱虚荣,二哥是混球,而对于明玉来说,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暗黑丛林。
有人看到了原生家庭的万恶,有人看到了多子女家庭的次序决定人生,有人站到道德制高点上责令宽容与谅解,有人看到了金钱的力量。我站的视角看到了《这不是你的错》,《宽恕》可以解决那些《都挺好》中的不太好。
《这不是你的错》
有人说,明玉现在的样子,都藏在原生家庭里。她所憎恨的妈妈对待她的样子,有一天她也会同样的语气对待她的爸爸。
其实,明玉两个哥哥现在的样子,何尝不是呢?大哥始终是家里的门面,所以他爱好他的面子,虚荣至极;二哥就是个妈宝,一个30多岁依然没有断奶的孩子。
若有区别只在于,明玉需要的是治愈和修复,而两个哥哥需要的是纠错。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复印了原生家庭中的行为习气、说话方式、以至是为人处事等方面。
但是,习惯性地把自己的遭遇,统统归咎为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何尝不是一种强盗逻辑呢?
“因为我的父母**,所以我**”;
“因为从小的成长环境,我才养成了这样的性格”;
“我就生在这样的原生家庭里,你还想要我怎样?”
......
“原生家庭”,成了很多人的万能挡箭牌。
若你有万千纠结,我建议你阅读这本书《这不是你的错》。作者是马克·沃林恩,海灵格弟子,家庭代际创伤领域的全球领先专家、他训练过上千名临床医生,帮助人们治疗沮丧、焦虑、强迫症、自我伤害、慢性疼痛和生理疾病。
这本书中提到家庭代际创伤的概念。
家庭代际创伤是指会在一个家庭中,一代又一代传递下去的心理创伤。
荣格说,这是因为那些保留于我们无意识中的创伤并未得到解决,所以它们才会像“命运”一般重现于我们的生命中。弗洛伊德也说,创伤再现,或者说“强迫性重复”是对未处理好的事件的无意识重演。
正如荣格所说——只要我们不能意识到它,它就会像宿命——我们研究家庭代际创伤,就是要找出它之所以存在的具体原因,从而治疗它,摆脱世代相传的这种“命运”。
核心语言疗法,就是通过一定步骤,观察自己的语言、想法,从而寻找到创伤源头的方法。
看完整本书,海灵格的家庭排列系统依然让人觉得带着神秘色彩。只要你愿意去找,命运的钥匙其实一直在你的口袋里。
宽恕
事实上,原生家庭无论好坏,都不会禁锢我们一辈子,局限你人生的,只会是你自己。
但正如《都挺好》所说: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来。找不回来就是一场灾难,找回来就都“都挺好”。
没有人可以替你幸福,没有人可以帮你幸福。别人的幸福不是你的。你的幸福不是别人的。
当命运发给你一手烂牌时,选择认输,还是伺机翻盘,全在你的一念之间。
于是我推荐《宽恕》一书。
宽恕不是一个慈悲的举动,或者几句简单的话语,而是需要经过循环中的四段进程,才能艰难地实现:1.把事情说出来 。2. 正视内心感受。3.予以宽恕。4. 重建或放下这段关系。
宽恕,在这个年代,也许会被很多人认为不合时宜。然而,我们主张宽恕,正是因为体悟到人都不完美,都有可能犯错,也都有可能受伤。宽恕,是为自己及世界疗伤止痛的根本方法。
你可以选择不原谅,也可以选择放下。若是你的原生家庭很幸福,你很幸运,它会成为你一生的治愈。若是你受过原生家庭的伤害,很难愈合,很难忘记,要做到原谅,可能很难,但至少学着放下,还是期望你,能为自己,活出一个更好的后半生。
——阿耐《都挺好》
晚上接到妈妈的电话,关切的问东问西。思虑着满地鸡毛的生活,也只能跟爸妈高兴的说:都挺好的……
我是艳丽,两个男宝的妈妈,长期蛰居凯叔讲故事、樊登读书社群,践行:精简、自律、和善、坚定。2019年践行读书笔记记录百分百之31。
2019年3月26日温暖遇见《这不是你的错》《宽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