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逻辑

汉语和英语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汉语很直观,汉语描绘一些事物则倾向于通过一些身体感受或表象,而英语则透过现

象描绘实质的东西。

Help me up,Let me see if I can bear the weight.

扶我一把,看我能不能站起来。

此句的语境是说话的人摔伤了,看自己还能不能站起来,"站"这是一个很直观的词,不管你是受伤了想站起来,还是座久了想站起来,都是站,而英语中就是想表达我是不是伤的很重,还能不能承受住自己的身体,所以‘bear the weight’更贴切。

这个特性还体现在一些外来词汇的称谓上,比如口香糖,是从味道上定义的,而英语Chewing gum,是说它是用来咀嚼的,是用来活动口腔的,同样的还有,红绿灯是从颜色上定义的,而英语traffic light 是从功能上定义的。



二、汉语主观性强,英语客观性强

例如初学者经常在不恰当的使用can

Can you speak english?

Can you play golf?

上面的can应该换成do,是‘’你讲英语吗?‘’你打高尔夫球吗?‘’是一种客观事实,而汉语往往英语吗?‘’‘’你会打高尔夫球吗?‘’变成了一种衡量标准,这就反映了汉语和英语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英语是只要我讲的是英语哪怕就一句,也是英语,中国人认为,必须讲到一定程度,才叫英语。

 汉语和英语的思维还体现在一些公共警语上,例如一些公共场所的洗手池旁,会有Please turn off ,只需提醒把水龙头拧紧就行了,没有任何道德暗示,类似的还有我们所说的‘爱护草地,请勿践踏’英语只说:Keep off the grass.



三、在表述问题上,汉语倾向于从整体出发叙述问题,从整体到局部,从必要到主要,英语也倾向于从局部到整体,从主要,后必要

最常见的就是姓名和地址的排序。



四、英语句子结构严谨,汉语则相对松散。

请看下句是老友记中的一句台词:

I got really hot in my pants,So I take them off,but they must have shrunk from the sweat,or my leg expended from the heat,I can't get them back on .

裤子穿着太热,我把它 脱了,但不知是因为出汗后裤子缩水了,还是我腿太热膨胀了,怎么也穿不回去。

这句整体在叙述一件事,即因为裤子太热,所以我把它脱了,结果却穿不进去,所以用了连接词‘So,but’表明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然后用两个‘from’说明裤子穿不上去的原因,句子成分齐全,个个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很清楚。

于此相反汉语之间的逻辑关系较随意多,冯小刚电影里《没完没了》葛优的一句台词:让警察逮着是小事,你要是在我手里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是死罪。   要是加上句子省略的成分,及基本的逻辑关系,应该是:(我)被警察逮着是小事,(但)你在我手里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是(要被判)死罪。


大家可以我总结出,后两种主要是一些结构语法的问题,而前两者,主要是一些词汇上的区别。

图片发自简书App

Every little bit helps

积少成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在南京大学进行商学院巡讲时,曾经做过一段发言。大致意思为创业和在实验室进行试验工作非常相似,是一...
    蝶初计阅读 4,174评论 0 7
  • 为什么有些人看上去智商和你没什么两样,但就是可以拿高薪、做高层,你还经常不服气。其实,归根结底,是他们练就了直达本...
    夜之魔阅读 3,538评论 0 3
  • (一) 冰雪消融又一年,为春一赋鹧鸪天。溪桥冷雨欺衫薄,驿馆梅花伤瓣残。 霜月静,角声寒,西楼影瘦只凭栏。晓来风暖...
    紫陌x阅读 3,593评论 5 10
  • 时间:2016年12月15 内容: 1.晨起:七点半 2.健身:马甲线练习一次 3.工作:完成工作室汇报ppt定稿...
    river王阅读 1,111评论 0 0
  • 今天上午我起来的时候我又看了一会儿手机,然后爸爸给我出了一道题,1999+1999我算出来啦!等于3998!然后我...
    小鬼_5050阅读 1,29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