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新一中 走向新世纪
——创业艰难百战多(全文10245字)
浠水一中建校120周年之庆,校党委副书记刘志勇发函于我:“高局长,千禧之年,联并三中,迁建一中,青枝绿叶玉成一家,感佩您为一中发展的勇气和坚毅,迁建之艰,寸土寸瓦,一人一事,您亲历亲为,历历在目。不知您何时有时间回校看看。今年120年校庆由我牵头,压力山大,想听听您的教诲,另也想向您约个稿,盼您动笔一书,为校庆文集增色。期待您的到来,给我鼓劲撑腰,不胜荣幸!志勇心怀忐忑,拜请!“我知道,志勇同志请我指导工作是客套,想我写篇文稿是真心。说实话,我年事已高,颈椎和眼睛又不好,多年来极少写文章。团陂高中和闻一多中学出版类似文集,约我为之作序,我都再三推辞。而这次一中约稿,我却“当仁不让”,爽快应允。这是因为,一中从学堂路迁至南岳庙村,是我主持全县教育工作时完成的,其间有很多可写之事和可写之人,我作为这项工作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回顾和记录这段历程,以传承往者而利来兹,责无旁贷。
我把这篇文稿的主标题定为“重塑新一中,走向新世纪”,其实这是当年为配合全县筹资,宣传一中扩建工程的电视专题片题目,我想借此纪念全县人民为新一中建设所作的无私奉献;把副标题定为“创业艰难百战多”,是想以此纪念当年所有为新一中建设作出过艰苦努力的人。这一主一副标题,勾起了我沉睡二十多年的记忆,且在回忆中一次又一次被感动,有时甚至热泪盈眶。为了更准确地反应那段历程,我还两度回老家翻找当年的日记,幸好全部找到,然后,逐日细读,并把自己亲历、亲见、亲记的事,择要呈现出来。
(一)
本章旨在向全县人民致敬!
迁建一中,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要求读高中、上一中的学生越来越多。全国各地的情形大致如此。迁建一中,扩大规模,一时成为天下大势,而我县处于后进状态,连英山、罗田都走在我县的前面。为满足全县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1995年,县委、县政府作出迁建扩建一中的决定,即将学堂路的老一中高中部迁至南城南岳庙村,在原三中的基础上扩建为新一中。1996年,县一中扩建工程启动。县政府成立了浠水一中扩建工程指挥部。时任教委主任欧阳世全相机而动,主持完成了征地工作,在南城新征土地198亩。1997年,新任教委主任邱凌接力前行,主持完成了建设规划图,并着手教学楼的建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前两任在不长的时间内完成了他们的任务。我是1998年12月回教委主持工作的。当时,三栋教学楼已建至第二层(共五层)。从一块地、一张图到一所学校,任重道远。当时面临的主要困难就是缺钱。扩建筹资办三年筹资不到300万元。为了加大筹资力度,加快工程进度,教委党委作出决定,在1999年9月1日,新校区要实现正式招生。试图通过倒逼,推动新一中的建设速度。
“九一“迁入新校区,就当时的条件似乎不可思议,所以自上而下反对的声音很多。一则来自教育内部。二则来自学生家长。8月,有数十名家长集体来教委上访,认为他们的孩子报名是在老校区就读,不是到新校区,还要求退钱,我接待了他们,并跟他们阐明搬迁道理,经过面对面的沟通,他们表示理解,此后,再没有上访。至今,我都感念这些家长的通情达理,如果他们得理不饶人,纠缠不休,甚至向县委、县政府施压,能不能实现当年迁校还真是个“?”。三则来自领导层。8月,县委有位领导亲自到新校区察看,认为搬迁条件尚不具备,说“高德华,你是想在这里搞大跃进吧!”我答:“报告领导,我是作了调查研究的,不是头脑发热。”事实上,之前我和三中校长綦营中、扩建办主任周本军有过详谈,深入讨论了“假定三栋教学楼都完工,能否在秋季招生”的问题。他俩都是高中校长出身,有经验,提出将原三中的老教学楼改建为学生宿舍,原三中的老食堂提升为学生食堂,其他需要改造或添置的设备,也一五一十谈得一清二楚。经过认真测算,得出结论,“九一”开学没问题。
古人云:敬谋无旷,敬事无旷,敬人无旷。精心谋划,用心做事,放心用人,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还深信工作千头万绪,做好“一人一事“这个基础性的工作至关重要,只要做到一人一事,事事落实,人人当责,则事无不成。整个春夏的工作,都围绕秋季招生、背水一战的要求去落实人和事。首先是保证三栋教学楼于“九一”前交付使用。为此把周本军同志由扩建办副主任提升为主任。该同志正值中年,能力强、热情高。他上任后,带领扩建办的同志和建筑工人一起滚打,每天两班倒,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而他还要调解随时出现的矛盾和扯皮现象,更是很少休息。那几个月,我几乎每天晚上十一点左右到工地现场,每次都能看到他在岗位上。这一年梅雨季节,多雨又炎热,整个工地如沼泽地,他脚穿深筒胶鞋,风里来雨里去,一身汗水一身泥,过度劳累,影响了抵抗力,身上长满湿疮,腿上不少溃烂,仍坚守岗位,不肯歇息。他用自己的艰辛劳作,保证了教学楼的如期交付,也保证了后期其他工程的按时完工。
学校迁入新地方,借着当时的“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口号,展开七门八路筹资行动。
——争取县委县政府出台文件,在全县人民群众中筹资。这个文件的出台背景是,全国上下都在大抓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所以出台这个文件非常慎重,先是由教委起草方案,再交政府常务会讨论修改,再送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在县委常委会上,对涉及农民负担一项反复斟酌,最后敲定由每人出资20元压减到10元。
—— 在全县干部职工中筹资。全县在职干部职工中每人每年自愿捐资200元。这是个由常务副县长陈志远签发的文件,是没有文号的政府通知,但依然行之有效,说是坚持自愿原则,但各单位基本都执行了。
——工商部门在全县个体工商户中,交警部门在全县车辆中,也有筹资任务。这两项落实难度比较大,钱也不多,但体现了全县方方面面的支持。
—— 在全县高中学生中筹资。全县每个高中学生无论是否在一中就读,都要按照自愿的原则捐款100元。由于各校工作细致,对于家庭困难学生实行减免,总体落实的情况良好。
——县一中也有自筹任务。三栋宿舍楼要求一中自己出资兴建,扩建办只负责施工管理。那时县复读中心设在一中内,以他们吃住在一中为由,要他们出资100万元建宿舍楼,他们未抵触,但结果只付97万,欠3万,说是没钱。后来迁入一中的博文学校,也有筹资任务。学校的外教楼、门楼、绿化,都是学校自筹资金完成的。校长鲍曙明曾当着我的面说“我被你逼死了”。这个“逼“字用得好,迁校就是倒逼,逼筹资,逼进度,逼方方面面努力。逼,就是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
——搭城建便车搞建设。一中大门前面的一条路(后来称为“百家街”),是出入学校的必经之路,迁校时还都没有硬化,坑坑洼洼,下雨就成泥水凼。是杨幼斋副县长动用城建资金帮助硬化的。他那时分管城建工作,我找他陈述老师进出的困难,恳请他将此纳入城建优先解决事项,他当即指示我写出请示报告。在不长的时间内,耗资40万元,硬化了这条路。
——联系一中校友和浠水在外老板捐资捐物。比如校友夏先德、鲁新安,老板严求等,都为一中做过筹资捐物的好事。这个钱虽然没有直接用在扩建上,但因缓解了学校经济压力,使学校能腾出一定资金搞宿舍楼等方面的建设。
通过上述等途径,在将近四年的时间里,共筹集扩建资金约4000万元。当年的这笔钱,而今要做3个亿的事。需要补充的是,当时的筹资文件都不是强制性的,要体现自愿原则,所以需要做好说服和沟通工作,甚至要“牛儿拜四方”,这里面也有以贾学东主任等筹资办同志的努力。
有钱好办事,急用先建,三栋学生宿舍楼于1999年9月16日开始动工、学生食堂随后也开始奠基,2000年全部交付使用;科技楼、办公楼和运动场2000年开始动工,2002年全部交付使用。到2002年下半年,所有的工程业已完成,扩建办随后撤销,数名工作人员全部安排到一中。
可以说,没有全县人民的真情奉献,鼎力支持,便没有新一中。新一中是全县人民捧起来的!
(二)
本章旨在向一中干部和教职员工致敬!
1999年9月1日,新一中在新校址正式开学了。除三年级的学生仍留在老校区外,二年级的学生全部从老校搬迁过来,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在新校区招录的。这样两个年级的学生2000多人,在新校区学习和生活。而新校区的办学条件有限,加之新一中是由一中和三中两校刚刚合并的,有个磨合期,正如两个民族需要融合一样。这也增加了学校的管理难度。面对诸多困难,县教委对新一中班子的要求是,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安全,一手抓质量,三手抓三手都要硬。就建设而言,学校自己也有很多服务于教学和生活的事要做,还要做一些为扩建工程服务的工作,和排除工地作业带来的干扰;就安全而言,学校围墙多半还没有成功,学生出校路径多,外人入校路径也多,这对学校安全管理带来极大挑战;就质量而言,要克服办学条件的暂时困难,要跳出“1+3=2“的圈子,难度更大。
要战胜上述困难,干部是决定因素。教委首先想到的就是配强一中班子,重要的是要选好一把手。一中校长的选配,“兹事体大,非容轻议”,为此我找教育的老领导、老同事、相关学校的干部和老师,或一对一,或一对多,广泛座谈了解,确认鲍曙明同志为最佳人选,并报县委组织部和县委领导。县委领导对此也是非常重视,指示组织部多次进教育局座谈考察,决定将县师范副校长鲍曙明调任新一中校长,也算是临危受命。该同志曾任兰溪高中校长,擅长精细管理,有大局观,能识人用人,还特别有容人之量,遇事不骄不躁,不怕吃亏吃苦,廉洁自律有正气。这些素质对于治理新合并的大学校尤为重要。同时,也跟他选好搭档,组成一个以他为首,包括綦营中、郭黎明、郑炳坤、谢寒、高国喜、周本军(扩建办撤销后留在一中)等同志在内的精干务实的班子。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日常工作上分,全局性、联动性、突击性、突发性工作上合。这个班子团结稳定,起到了战斗堡垒作用。他们都是我县教育的人才,其中4个年轻人,后来或为一中校长,或为县教育局副局长、党委委员,或为县人大副主任。
面对开学之初的艰难困苦,学校一班人精心组织,率先垂范。为了解决安全问题,鲍曙明同志提出“封闭管理”模式,这个封闭不是靠围墙,而是靠严格管理,把学生管控在校内。为此,干部带头值班,带领值日老师在没有围墙的地段和路口把守。特别是暑天,严防学生出外游泳,以杜绝溺水死亡事故发生。老师白天要参与值日,班主任晚上要到学生宿舍陪学生睡觉,每天晚上学生宿舍楼内至少有两个班主任睡觉。由于管理精准到位,全校没有出过大的安全事故。
边建校边教学,给老师带来了诸多不便,其中最令人头痛的是行路难。并校后,原一中老师仍住在老校,上下班由学校安排校车接送,原三中老师住在原地。由于校内路面和校门口前的“百家街”没有硬化,校内校外道路泥水坑多。无论校内校外住的老师,都要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晴天灰多,雨天泥多。雨天出入学校,或在校内行走,都要穿深筒胶鞋。记得开学前的8月29日,天下大雨,下午我到新一中,校前这条“百家街“,受到附近鱼塘跑出来的大水侵袭,路面犹如一条河,我只得打赤脚进校。推己及人,这条路老师朝也穿暮也过,该有多么的愁人。所以,那时一中有一道奇观,干部穿深筒鞋巡查,老师带深筒鞋来上课。但他们都没有怨言,至少没有人为此当着我的面提过这方面的意见。老师们越是这样原谅我们,我们越有压力,大约搬迁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校内路面全部硬化。
这一代的学生也跟着吃了苦,住的挤,露天吃,走泥巴路,活动场地少而差,他们都赶上了。比如,师生都在原三中老食堂就餐,食堂容纳量很不够,所以打饭在室外或操场上站着、蹲着吃是日常事。9月13日下午,我从丁司当检查工作返回一中,和学生一起吃晚餐,晚餐2元一份,有18个菜可供选择,荤素搭配,很好。我边吃边和学生聊天,问:“新食堂没建起来,就餐条件不好,你们怎么看?“同学们都乐呵呵的,或说“没么事“,或表示理解。这也说明学校想了办法,“堤内损失堤外补“,以伙食的丰富,来弥补就餐条件的不足。而正是吃苦最多的一届,后来创了一中高考历史最好成绩(下文再详谈)。
在教学运转方面,除学校抓好集中备课、教研教改、新老帮带、年级管理等工作外,教委主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配备老师上对一中给予倾斜,准许一中按照“凡进必考,择优录用”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选调优秀教师。现任一中校长周七零就是当时从农村高中通过考核选调进来的。教委还授权一中自己招录优秀毕业生,现任实验高中校长姜伟就是当年他们自主招录的。在评职评优方面,对一中也厚爱三分,为学校调动教师积极性、留人留心助力。二是支持一中开展教研活动,学校教研活动,学校是主体,教委给予支持。教委分管教学的副主任胡之文,以及继任者郑炳坤带领县教研室的同志,把一中作为全县高中教学的领头羊和教研重地,频繁开展教研活动。我也常在一中随堂听课。三是支持学校从严治校,依法治教,试行末位淘汰制,及时调整不称职的老师和不负责的干部。这方面的故事已不便讲了,但有的流传至今。
在保学校正常运行的同时,一中也未忘为扩建工程服务。比如与落地村扯皮的事一度很多,以致做围墙每进一尺都有皮扯,宿舍楼食堂等每项工程开工都有皮扯。县领导、教委分管副主任蔡艺、周本军等同志做了很多工作,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后来,一中跟村里签订协议,安排18个土地工进食堂,且明文规定只要学校存在,合同永续不变,扯皮现象才大为减少。这为扩建工程顺利进行解了大难。
在鲍曙明校长的带领下,新一中广大教职员工砥砺前行,克难奋进,任劳任怨,完善了建设,保证了安全,提升了质量,据修编近20年《浠水县教育志》的负责同志说,2002年我县一中的高考成绩,是一中历史上最好的一年。对于这个结论我是在一中反复核实了的,是真实可信的。说来也怪,2002年这一届的毕业生,正好是搬迁之年——1999年录取的,是新一中首届学生,是办学条件差、学生吃苦多的一届学生恰恰是他们创造了辉煌。汪金安同志是2002年高三年级组长,具体负责抓高考。这一届毕业生人数只有七百多人,因为新一中刚搬南城,各项建设都没完成,道路也没完全硬化,部分学生没有入学,买去了黄高,有的被其他学校挖走,这一年的高考成绩是,达清华北大线8人。由于当年是估分填报志愿,第一名的学生只敢报浙大,第三名,第五名至第八名的学生都没有报清北,只有第二名和第四名报了清北,所以只有这两个学生分别被清华和北大录取了。录取清华的学生叫王同乐,录取北大的学生叫任成,第一名的学生名字叫王丙唤,录取了浙江大学,他是绿杨人,家里穷,不敢报北大清华,学校派人到他家做工作都没做通。总分600分以上136人,当年仅次于黄高,其它县市都未过百人,录取华科和武大近百人,高考成绩在全市排名第二。本届高考成绩在一中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到目前为止还是绝后的。真正实现了“三手抓三手都硬”的目标,给全县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曾和鲍曙明同志有过闲聊,问他“你是怎么做到把班子团结好,把两校老师整合好,把困难时期的工作做好的?“他以其特有的口吻和神态回答我:“说真话,自己带头多做少得,带动干部多做少拿。比如老师收入由两块组成,财政一块,学校自筹一块,自筹这一块,学校领导比老师拿的少,只拿老师的80%。“他认为学校班子成员跟他吃了苦,没沾光。事实证明,一个单位领导胸怀大局,事业第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多干少拿,群众工作就好做,事业就顺利成功。
(三)
本章旨在向县四大家领导致敬!
本章以日记的形式呈现。这不仅是为了变换一下行文方式,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这些日记中,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县四大家领导对一中的建设、迁移的重视和关怀。全县的事千头万绪,县领导却舍得花这么多的时间、精力来解决一中的问题。其密度之大、力度之大,令人感叹。这里仅录1999年的相关日记:
1999年(以下省年号)正月初七,阴。
时任宣传部长周佐平、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梅香雪听取教委副主任蔡艺关于一中扩建工作汇报。
2月25日 (正月初十),阴。
县委副书记孙璜青、宣传部长周佐平、副县长梅香雪在一中扩建现场调研。
3月15日,晴。
晚上,在政府二楼会议室,县长李儒志、常务副县长陈志远、以及周佐平、梅香雪等同志,听取和讨论县教委关于一中扩建问题的请示报告,重点是筹资问题,并指示教委形成正式的筹资文件,提交县政府讨论。教委我和蔡艺、严南周同志参加,我做汇报。
3月24日,阴。
早晨,县长李儒志接到我送给他的一中扩建筹资文件,并当面修改文件。
3月29日,阴。
上午,县政府常务会,听取我的关于一中扩建筹资文件的说明,讨论县教委提交的筹资文件,并将文件基本定下来,待送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县政府李儒志、陈志远、邓洪、梅香雪等领导,县教委我和蔡艺、骆则吾等同志在会。
4月25日,阴有小雨。
上午,县委常委讨论一中扩建筹资文件。这是最后一关,我是提心吊胆,因为当时举国大抓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这个时候出台集资文件,无异于逆水行舟。果然,我向各位领导发讨论文件时,县委龙福清书记第一句话就是:“高德华,你的材料发是发,搞不成。”但我心里知道,先把你打蒙而后再叫醒你,是他的工作方法之一,既然今天专题讨论这个文件,就不会没戏。按会议安排,我在讨论文件之前有个说明性的发言。我说:“今年的全县教育工作会还没开,就是在等这个文件出台。加快新一中建设,将是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龙书记刚才当头棒喝,是在提醒我,在当前农民减负这个敏感时期,县委、县政府出台这个文件不容易,也是在警醒我,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把一中的事情办好。一中扩建工程是造福全县人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是面向新世纪,跟上新时代,确定县一中乃至浠水教育在全市全省地位的工程,这项工程投资巨大,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的支持。“我还在发言中还介绍了全省全市一中迁建形势,直言我县处于落后状态;也借用老话“穷莫丢书,富莫丢猪”和新话“治穷先治愚”来言明,一个越穷越怕送孩子读书的家庭,只会越来越穷;一个地方不肯下大力办教育,也只会越来越落后;一个国家也是这样,1957年苏联先于美国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美国朝野上下找落后的原因,结论是教育落后了,便大幅提高教育预算。世界争雄国重教,所以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和“科技靠教育”的理念;我还介绍了文件的起草过程和对于农民负担的考虑,草案文件提出人均捐资20元,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也不是好大负担,只要我们到下面走走就会发现,而今的大多数家庭,打牌有钱,上庙有钱,信迷信有钱,买狗皮膏药有钱,所以一二十块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想,怎么引导。在我汇报后,常委们认真讨论,最后采取折中办法,涉及到农村这一块,由人平20元压到10元。还加了一道保险杠,即坚持自愿原则,困难户减免。尽管如此,县领导还是担了政治风险,令我心存感激。
5月21日,阴,晚雨。
教育内部召开一中扩建筹资会议。县直学校校长和各乡镇教育干事参会。县分管领导到场。严南舟同志主讲。我作了强调。会议学习了县筹资文件,要求各地各校宣传好文件,教育内部首先落实好文件。
6月2日,晴。
在县宾馆四楼会议室召开全县性的一中扩建筹资会议,全县乡镇和县直单位参加会议,常务副县长陈志远主持会议并讲了话,分管副县长梅香雪主讲,其他到会的县委宣传部长周佐平、县人大副主任周德善、县政协副主席王其生,都在会上讲了话,他们强调了一中扩建的重要性,完成筹资任务的紧迫性,把握好文件的政策性。
6月3日,晴。
根据县委主要领导龙福清书记的指示,我率周本军等同志到大冶一中、黄石二中考察其学校建设情况,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今天去这两地考察后感慨万千,尤其是大冶一中的建设真是大气魄、大手笔,其标准之高,速度之快,建设之好,令人大开眼界。
6月13日,晴。
上午我到近街桥请县委龙福清书记到一中扩建现场录个像,用于题为《重塑新一中,走向新世纪》专题片,以扩大此片的宣传影响力。这个专题片是为配合全县一中扩建筹资行动,由县教委会同县电视台录制(6月10日、11日,我白天巡视中考,晚上修改脚本,大部分文字有改动)。我到近街桥时,龙书记正在县委办邱凌主任的陪同下,徒步察看文明城建设情况,他愉快地接受了我的请求,县电视台录像记者闻婕同志正好随行。我们一起来到一中扩建现场录了像。在现场,龙书记注意到有台推土机停止了作业。当得知原因是附近某村民扯皮时,他立即打电话南城管委会王应元主任,要他保证一中建设环境。当日下午,我和扩建办主任周本军,会同王应元、南岳村蔡书记,在地矿宾馆协商解决环境问题。蔡书记表示要积极配合,确保尽快复工。
6月15日,晴。
晚上县电视台7:45,有线台8:05播放一中扩建专题片《重塑新一中,走向新世纪》。县领导要求组织教师和学生收看,扩大新一中的宣传,配合全县筹资行动。
8月7日,晴。
周佐平、梅香雪分别听取我的关于一中人事情况的汇报。
8月9日,晴。
县委组织副部长蔡成海等4人,带着县委领导意见,到县教委座谈了解对调整一中班子的看法。
8月11日,晴,天黑阵雨。
上午县委组织部长郑晓春根据县委书记的意见,亲自来教委就鲍曙明同志的职务调整问题,召集党委成员谈看法,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梅香雪副县长到会,并谈了与教委班子一致的意见。
8月13日,晴。
县委龙福清书记到一中新校区察看,特别关注办学条件和招生准备工作,我边看中边向他作了介绍,他认为条件还有欠缺,再三叮嘱我对开学工作要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确保开学时不出纰漏。
8月14日,晴。
周佐平、梅香雪同志听取我关于新校区为招生所作的一切准备工作。应该是县主要领导对新校区开学工作尚存疑虑,要他俩加强督办。
8月16日,晴,夜雨。
孙璜青同志听取我关于一中扩建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重点汇报一些扯皮现象。
8月23日,雨。
下午,在一中扩建办公室召开现场办公会,孙璜青、梅香雪召集县委办王惠川、政府办胡根林、南城管委会王应元、南岳村蔡书记、县计委王佑斋、县公安局丰爱国、县土地局王锦旗、县自来水蔡经理、县教委高德华、一中鲍曙明、扩建办周本军等负责人到会,解决一揽子扯皮问题。
8月24日,小雨。
上午新一中召开全体教师大会。这是一中、三中合并后的第一次大会。孙璜青、梅香雪等领导到会。孙璜青同志讲了话,他对新一中新班子团结共事、两校人心融合、克服当前困难、做好开学工作等问题作了强调。我也讲了话,提了四点要求,一是一中要有大目标,二是要以教学为中心,三是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四是树立良好的校风。
8月27日,晴。
下午在扩建办,周佐平、梅香雪同志与两个包公头一起磨嘴皮,开学在即,他们不交教学楼教室的钥匙。主要原因是拖欠了工程款。一年中的端午、中秋、春节三个传统节日付工程款,有时资金短缺,难以及时兑付。
8月31日,晴。
早上,为一中教学楼新址减免征地配套费,我找杨幼斋副县长,他指示相关部门给予方便。
9月10日,晴。
教师节。上午孙璜青、周佐平、梅香雪等同志到一中看望老师,祝贺节日。下午龙书记到一中学生宿舍、食堂了解学生生活情况,并召开教师座谈会,发表即席讲话。
10月25日,小雨。
因扩建涉及到某村某人承包的鱼塘,承包人欲围攻周本军。下午,县分管领导接到我的反映后,即打电话县公安洪增协局长,要求其出面处理纠纷。洪即令南城派出所华所长到场调解。
录罢上面这些日记,本不打算再发议论,可还是忍不住,亦如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县四大家领导为了一中真是有求必应,有请必到,有难必解。大到建设筹资,敢担风险;中到合并开学,亲临讲话;小到扯皮拉勾,甘于委屈。而做这些都是毫无条件,我没为请任何领导送过一分钱、一份礼,也没有请吃请喝请玩。我自己也没有在扩建办、筹资办或县一中报过一分钱、拿过一份礼。从县领导做起,确保每一分钱用在工程建设上。在项目招标上,教委和扩建办都有人参与,没见任何领导打过招呼。可以说,一中在我心头千斤重,在县领导胸中重千钧。
(结束语)
本文写到这里就要搁笔了。重忆昨日的故事,感到自己能同一中人一道,站在新起点,迈入新世纪,是多么光荣和自豪。这是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也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我辈欣逢,何其有幸。2019年7月2日,一中校长郭黎明约我到一中走走,这事儿他说了三个年头,这天下午我才欣然应邀。这次旧地重游,感受了学校的新变化,新建的报告厅美轮美奂,教学楼科技楼装点一新,昔日花木正扬荣垂阴,整个学校宛若公园,靓如佳丽。晚上在学校食堂就餐时,郭黎明同志对新一代的领导成员,讲述曾经的峥嵘岁月,希望后辈勿忘过去,接续奋斗。“位卑未敢忘忧国”,我这平凡的一生从事过多种工作,工农商学兵政教财,皆有涉猎,但我只把自己定位在“战士”和“教育工作者“上,是战士,就要冲锋陷阵,是教育工作者,当有教育情怀。我不曾在一中上过学、教过书,却有一中情结。今年7月我写过一篇短文叫《小城醉赋》, 全文除去标点符号不到700字,开篇就写了一中和实高,下文又提到凤栖和莲池,莲池即指一中,新一中迁来之后便建有莲池,而且非常漂亮,开篇的那个“一中”,初稿用的是“莲池“,考虑到很少有人知道新一中有个“莲池”,便直接将“莲池“换成“一中”。一篇惜墨如金的短文,两度言及一中和实高,就是教育情怀的反应,也是一中情结的自然流露。感谢黎明同志没有忘记我这个老朽,感谢志勇同志用一个“回“字肯定我在一中留下的足迹。本文的三章三致敬,旨在说明,如果离开全县人民,离开县委、县政府,离开一中广大教职员工,我将一事无成。是的,一中是浠水人民的一中,是党和国家的一中,是浠水教育史上的一中,一中为国家、为社会、为世界文明进步,培养了无数人才,她是浠水的最高学府、顶级育人摇篮,她是浠水之光,邑人骄傲。昨日的辉煌已成历史,明天的璀璨还需要新一代一中人风雨兼程,孜孜以求。革命代代如潮涌,喜看前波让后波。相信一中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必将创造更加美妙的明天!
2024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