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本书第二篇第十一章
一个人的自信心从哪里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需要具备哪些先决条件?
一,自信需要实力
一个人的自信从哪里来呢?从实力中来,就是要对自己的实力有自知之明。家长必须明白自信需要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这个人必须要有强大的实力。有了强大的实力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孩子自然而然就有了自信,没有实力再怎么鼓励也没有任何意义,也不会有任何效果。
二,培养孩子自信心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
自信就是吃苦耐劳,勤奋努力,坚持不懈,攻坚克难的结合体。所以,家长要想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必须要让自己的孩子树立责任心,不能溺爱孩子,让孩子具备吃苦耐劳,勤奋努力,坚持不懈,坚持不懈的品质。只要具备了这些品质,那么孩子的成绩必然优秀,成绩优秀,那么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有强大的自信心。
三,家长应该对自己的孩子永远充满自信
要想让孩子对学习对生活有自信,家长首先要对自己的孩子充满自信,家长要始终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孩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对自己的孩子充满自信,不离不弃。
家长应该反思自己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是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没有把孩子引导好,教育好,才导致孩子的成长出现了问题。没有好好学习,应该帮助孩子发现问题,找出原因,解决问题,让孩子重新回到健康成长的轨道上来。而不是对孩子失去信心,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导致孩子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最后早早的放弃学业而毁了孩子的一生。
因此,当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首先应该明确一个概念:我的孩子只是暂时成绩差,暂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孩子只是暂时慢在了起跑线上,暂时慢在了中途。只要我现在尽职尽责的去关注孩子的成长,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那么我的孩子一定能够迎头赶上,就不会输在终点线上。
家长有了这种绝对不能让我的孩子输在终点线上的决心和信心,那么才会让孩子也有这种不要输在终点线上的信心和决心。因为家长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是孩子永远最牢固的靠山,是孩子心灵停泊的港湾,要给孩子这台发动机提供源源不断的燃料。
如果家长这块基石首先动摇了,对孩子失去信心,对孩子失望,不再给孩子这台发动机提供源源不断的燃料。那么孩子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只能就坡下驴越滑越远,最后毁了孩子的一生。
无论孩子的学习多么差,当时令家长多么的生气,都不能对孩子失望更不能放弃,家长要明白一个道理:绝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过早的进入社会,进入社会的这扇大门,应该有家长掌控,只要家长不给孩子打开这扇大门,那么孩子就不会在羽翼未丰,学业未成的时候便告别学校进入社会。
只要家长能够做到不离不弃,改变自己以往错误的教育方法,分析孩子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那么孩子就一定能够追上大队伍,完成自己的学业。
爸爸妈妈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如果爸爸妈妈都选择放弃自己的孩子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谁会去拯救你的孩子?
这位母亲意志坚定的对我说:“王老师,我的孩子现在学习成绩很差,但是我的孩子绝对要考上高中,将来上大学,因为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也就是这位母亲的坚决,最后这个孩子考上了高中,最后考上了大学。
当孩子学习成绩差以及不好好学习的时候,家长都能够去反思自己,作为孩子第一责任人的失职,不对自己的孩子失望,更不能对自己的孩子绝望,而是应该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扭转孩子的思想。
只要家长能够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不离不弃,始终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最优秀的。只不过暂时迷失了方向,输在了起跑线上,暂时慢在了中途,但是孩子终究会迷途知返。那么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你的孩子就一定能够成功赢在终点,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