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同样笑嘻嘻回答:“你们年龄轻,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无锡是不比老家,开门就要花钱!老老小小一大家人吃喝,一天要花费多少?这些都是要吃要用的东西,能带就尽量带点。去了还愁放不下?墙头旮旯哪里不能塞个包袱?”
小张深知老人一旦有了主张,多说也是无用,只好闭嘴闷头搬东西。小轿车里除了留出两个空座,其余的空间全部码上大包,后备箱更是填充得满满当当。老爷子锁好正门院门柴货门,又再四拜托邻居帮忙照应,三个人终于坐进车里,迎着朝阳一路向前!
宝蓝色小车疾驰远去,深秋的阳光温暖明亮。这一刻,路上的行人已渐稀少,上学的、赶集的、做生意的、去服装厂打工的,都已经进入他们的主阵地,私家车尽情飞奔、畅行无阻!
小张定定地瞅着前方,沉稳地操控着爱驾,脑子里却是波澜不息:自己昨晚干什么了?和哪几个狐朋狗友在一起?黄汤是不是灌多了,否则怎么可能答应这一档子破事?路远辛苦倒在其次,十几万新买的宝贝疙瘩几乎成为垃圾车了!哪里舍得这样折腾?……
老爷子坐在车里,心里同样活动不停:无锡发生这么大事情,还能不住上一阵?从前那么好的一个孩子,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吸毒?不就是过去的大烟鬼子?!老陈家多少代都是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做人,如今怎么出了这种不孝子孙?自己已经这一把年纪,还要看到这种事情,是不是上辈子作孽做了缺德事情?……
唉,有什么办法呢?可话说回来就算儿子不打电话,自己知道了这种情况还能坐得住?还能在家清歇着?这次去无论如何都要把孙子劝醒,只要小涛能够回头,就算豁出老命,自己也不会说个不字!如今只能做好长期驻扎的思想准备了。其实老太婆哪里愿意来?家里一摊子根本离不开,自己又何尝不是呢?可儿子遇到灾祸已经开口,父母哪有不来的道理?……
反正每次来都是睡沙发,以前也觉得这么多人拥挤在两室一厅的出租屋里,实在憋闷不习惯,完全比不上老家房屋宽敞亮堂,更比不上老家端着饭碗也能走到埂头上,和邻居唠嗑闲聊那般滋润自在!
但儿子孙子天天这样生活,年年是这种日子,憋屈狠了只能偶尔抱怨几句,自己两口子也就是住上几天,(这次怕是要多住些日子了?)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再说都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过去说黄土已经埋到胸脯,如今是大火烧到脖子根,只要白天有一碗米饭,晚上有一张床铺,不就够了?还有什么不习惯的?
这几日小涛按时下班准点回家,一切风平浪静。春杏回来后照常伺候两个小的,一整天不见,当妈的晚上格外尽心。大月偷看两人几次,见没有流露不悦之色,不过她留心倾听,倒是很少听见两人搭话,心下猜测可能在外争吵过?大月什么也不问,只管埋头做事,照样和婆婆儿媳说话唠嗑,亲亲热热的就像没有发生任何事情。
小涛晚上有时陪爷爷奶奶说话,有时玩会儿手机,更多的时候守着老大,看他趴在小桌上一笔一划认真完成作业。如今公立幼儿园很多,私立幼儿园更是雨后春笋似的纷纷探头,同行之间竞争特别激烈。送孙儿入托的爷爷奶奶们经常聚集一处攀谈,年轻的妈妈们尤其喜欢比较,哪里学费贵哪里吃得差?哪里学得好哪里教得多?哪里设施新哪里耐心强?因此很多幼儿园自觉不自觉预先渗透,有意识无意识提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