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拍的历史,和自恋的历史一样长。
可是古代由于技术受到限制,在摄影术发明之前,人类都无法保存自己的容颜,于是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
画家们就会给自己画自画像,达芬奇啊伦勃朗啊梵高啊这些大师都有《自画像》的名作。
而达官贵人们呢,就会找画家来给自己画像,就像雍正皇帝,他就常玩Cosplay,扮成各种角色让画师们给他画像。
可是大部分的寻常百姓,就只能对着擦的发亮的铜镜顾影自怜。
直到摄影术的发明,仿佛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人类立马开始了疯狂的自拍之旅。
K叔 前几天在微博上发了一条状态,让大家发一张自拍照,没想到马上就有上千人响应,就连素颜照都有七百多人发照片。一时间 K叔 都恍惚觉得自己要变身老司机带大家发车了。
人类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拍的疯狂之旅的呢?
现存最古老的一张自拍照拍摄于1839年10月,由美国摄影师 Robert Cornelius 拍摄,此时距法国政府买下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的专利,宣告摄影术诞生仅仅过去了两个月。
然而 K叔 却对下面这一张照片的故事更感兴趣。
我们知道,1839 年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宣告着摄影术的诞生,但是在那之前,摄影术的竞赛一直在进行,很多人都在进行着自己的摄影术的研究。
Hippolyte Bayard 就是其中一位。
Bayard 本来只是一位法国财务省的小官员,但是他却矢志要发明摄影术,并且他也在 1839 年左右完成了把氯化银与碘化钾处理过的相纸设置于照相机中,不经由负像的直接正相法。但是,这种方法与同时期的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法相比较,图像并不鲜明,且缺乏实用性。并且他因为自己的一些原因,延误了公布成果的时间,失去了先机。
于是理所当然的,Bayard 成为了失败者,在发明摄影术的竞赛中败下阵来。
失败的 Bayard 用自己的直接正相法摄影术拍下了一张照片并附上一封信寄给了巴黎科学院以表示抗议。
他在照片中裸露上半身,闭起双眼斜躺在椅子上。
信中他这样写到:
法国政府如此厚爱礼遇达盖尔,这也是宣告了 Bayard 无论做什么都于事无补,因此这位哀怨的绅士只好以身投水了。
当然这只是他一个开玩笑的抗议,他并没有真正的溺水。
而这张照片不仅仅是早期的一张自拍照,甚至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角色扮演照片!
1900年,Kodak 公司发布了里程碑式的 Box Brownie 相机,这款由硬纸板做成的相机售价仅仅 1 美元,第一次将摄影术从专业人员扩展到了普通人,并很快推广到全世界。从此人人都可以拿着买来的 Brownie 相机拍照,自拍照也成了当时的一种潮流。
于是乎,人们成了自己最信任的摄影师,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自己。在自拍的过程中他们也可以无所顾忌的用各种奇葩的姿势拍出各种想要的效果,他们大多数都认为专业摄影师给他们拍摄的照片都不如自己在自拍照里的好看。
2013 年的年度大事之一,莫过于全世界最可信的牛津字典将 Selfie(自拍)列为年度风云字,这个诞生于 2002 年的新词之所以能够很快的流行并风靡全世界成为年度单词,源于智能手机的发展以及社交网络的普及,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自拍并上传照片分享给全世界的人看。
牛津字典给它的解释是:“一张自拍照片,通常是用智能手机或者网络摄像头拍摄,然后上传到社交网站。又:这种自拍方式通常是可以接受的,但每天发布一张自己的自拍照片却实在没有必要。”
最后一句话听起来着实有些像是吐槽。
心理学家认为,自拍通过高科技使年轻人得到了表达冲动的机会,这样可以“让青少年认为他们受到了比实际更多的关注,人们时刻都在看着他们并注意他们在做什么,甚至看着他们走进饭堂。”
现代的快节奏生活,使人们压力倍增,自拍却成了一种压力的释放。人们把自拍照分享到社交网站,是渴望得到关注和肯定,满足自己“被关注”的心理需求,任何人都能通过社交网络得到虚拟的关注。
同样的,在社交网络上,每个人也都能看到其他人的自拍,这样也满足了人类本能的“偷窥欲”。
自拍的普及,使当代文化被打上了自恋的烙印。
Rachel Simmons 在《Slate》杂志上发表看法认为自拍照是年轻女性懂得自我提升、自我展示的体现。她表示,看着一张张自拍,仿佛都是“女孩彰显自信的小火花,是种自我的呐喊”。
自拍成为社交网络的核心,是因为自拍相对应的可以带来关注,这种简单易懂的视觉文化,会比文字信息更主观的传播自己,使自己得到关注,而关注,则是社交网络的本质。
自拍更是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人们都或多或少的有着自我关注的倾向,其实就是自恋。而自拍成瘾则是带有病理性质的自恋主义了。
由于多看效应*的存在,人们会对镜中的自我更有好感,人们在照镜子的时候总是会不由自主的认为自己帅的一塌糊涂美的稀里哗啦,但是自拍展现在镜头上的自己却不一样,于是人们就会不停的一直拍一直拍一直拍,直到拍到自己满意为止。
而正是人们一直拍一直拍,由于多看效应人们也会渐渐的觉得照片里的自己越来越美,从而一发不可收拾,拍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更何况现在还有了各种美颜相机美图软件可以使人们轻松的修饰自己的自拍,然后通过这种虚妄的自我陶醉来增强自信。
也难怪自拍会让人如此无法自拔了。
注:多看效应(重复曝光效应 Mere Exposure Effect):一种心理学现象——人们会单纯因为自己熟悉某个事物而产生好感。社会心理学中,这一效果也被称为“熟悉定律”(familiarity principle)。这一现象所囊括的事物十分广泛,例如文字,画作,人像照片,多边形及声音等。在人际关系的研究中,一个人在自己的眼前出现的次数越多,自己越容易对其产生偏好和喜爱。
摄影术的诞生,让自拍成为可能,
智能手机的发展,让自拍越来越便捷化,
社交网络的普及,让自拍成为一种传播以及自我认同的方式,
各种美图软件的应用,满足了人们对自我修饰炫耀的欲望,
而硬件的推动,像 GoPro 之类的兴起,使得自拍更加多种多样化。
当人类完成了初始的自我炫耀满足幻想的第一步,人们自拍发展到了第二步:表达真我。
根据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自拍不再局限于单纯意义上的自拍,而是更多的是对当前事件的自拍,比方说跑步打卡,健身自拍等等,人们逐渐将自拍的重心从自我炫耀转向表达自我。
越来越多的名人认识到“向下”印象管理反而可以更为自己带来好感度,于是他们开始在社交网络上拍摄“真实”的自我,K叔 去年整理过的 Instagram 2015年度最火的十张明星照中,霉霉 Taylor Swift 一人独占五席,而这些没有一张是摄影师拍摄的艺术照或者用软件过度修饰的照片,都是霉霉的生活照,内容不外乎生活、度假、男朋友(都不知道是第几个了)还有自己的喵星人。
你的自拍,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你自拍了么?
自拍以后,你美颜了么?
美颜以后,你分享到朋友圈了么?
分享到朋友圈以后,很多人给你点赞了么?
你妈知道你在照片里这么好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