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大块时间来看完过一本书,这几天看完了我们《范贡》18期,看的比较慢,就想起了高一年级及大学时代看书的日子。几乎每天一本,效率之高,现在看来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可能存在不好的习惯,就是很容易去跳着看,但看完这期《范贡》后,再结合目前工作的需要,就敬畏这个词汇以及背后的现象好好总结一些。
看书很快,尤其很喜欢看的小说,当然看的快的就是金庸的武侠系列,基本可以跟着情节走了。在《雪山飞狐》这部书中,有一句说的至今令我印象很深刻,“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大意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无爱无牵挂的活着,那么世间就没有使他害怕和恐惧的事情了。我曾经一度这么认为我自己是这个状态。
缺乏敬畏——错误的存在感。
曾几何时,我也是这样的状态,我认为自己好像没有牵挂,因为觉得自己可以参悟一切,解释任何想象。当然这是源于自己知识结构的缺陷,这些认识主要由于我喜欢历史的缘故,基本上在大学期间看完了从A到Z的历史丛书,当然主要在D到G类。因为我似乎盲目自大的刷了存在感。就拿历史来说,在同龄人中很少能找到见解高度一致的人,为此在上大学时还狠狠地鄙视了历史系的同学,因为我看过他们没有看过的专业课外书,当然他们的教材我也借了看了很多遍,所以我知道的结论他们不知道,他们知道的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那时候记性真的很好,这得益于中学时代口述作文的训练,也就是老师口述一片文章,大家随后在30分钟内回忆并记下来。比如很难记也很杂的了那些诸如历史王朝周期率及起始年份。
也有很多同辈无法解释的历史经典,比如宋美龄在得到心腹去延安看到政治清明后那句江畔感叹:‘也许他们没有尝到权利的滋味吧’,这样类似的经典判词。历史伴随着时间,我以时间旅行者的身份,以至于无限的沉溺于这种封闭的价值观体系中。
直到最近几年才在我们文化价值观的矫正下发现了原来我没有敬畏。在不断的工作会议中我逐渐悟出了敬畏一词的一些含义。
我们敬畏、我们同样不乏自信
敬畏首先要求我们有自信,没有自信的敬畏只是自我谦抑。可以说,在我们的敬畏文化中,自信是我们的原价值因素,自信是最强大力量的来源。例如在古龙的小说中,有一种武器叫做孔雀翎,这种武器没有人见过,但见过这个武器都被孔雀翎杀死了,可小说中主人公费尽周折拿到装有孔雀翎的盒子在激斗中手刃了反派人物,但后来发现孔雀翎并不存在,孔雀翎只是一种自信的力量,有了自信你会无所不能。
在工作中敬畏的自信是我们更顺畅的体系性推动战略合作的执行。因为我们在敬畏中,自信也不会盲目自惭形秽,果断真实的反映问题,在合作中谁也骗不了谁,敬畏意味着我们找出了事实的基本真相,要求合作伙伴正视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争取了对方同等的重视与调整问题。
敬畏背后需要一种热血的存在
其次,敬畏伴随着理想坚持的热血,热血要求我们敢于突破我们的自我设限,我读的次数最多的书就是《三国演义》了,大概有三十多遍。在这本书里如果作为创业的角度,你不得不佩服刘备这个创始人,以及刘备集团这份热血的延续性。刘备虽说是汉皇后裔,可到了他这一代却是家徒四壁,初期班底也只有关张二人,但凭借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却在三国96年的时间里延续了80年,自公元184年黄巾之乱到公元263年钟会、邓艾入川亡蜀。
期间虽然付出了很多代价,中间历经刘备、诸葛亮、刘禅三大领导人,在诸葛亮去世后其候选人姜维在刘禅的支持下接过“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大旗九伐中原,这一定是一个热血爆棚的创业故事,即使失败也不足以使人敬畏,最起码就是汉室子民对汉室列祖列宗的敬畏,认为兴复汉室是天经地义的,而篡汉自立的曹魏由于得国不正,便很快被大士族集团取代。所以在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特意加上了姜维死的时刻,身为魏军监军卫灌向敌人姜维的尸体敬畏的行礼,这似乎不是一个历史演义故事,大家反而忘记了历史以曹魏为正朔,这也许与小说开篇的《临江仙》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金英雄”暗合。
敬畏现象
是的,每个时代不乏英雄,可是缺乏的正是那些有坚韧不拔的英雄,华誓控股得出了我们只要活着就做世界绞谷的热血誓言。热血的程度一定会超出你的想象,我们不仅没有像一般保健品那样的牟取暴利,在生产过程中严守0.1克良知,在资金吃紧的情况下毅然拒绝资本领域的8000万融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对价值事件敬畏的表现。这样的事实很多,在这里也无法一一详述,可我们仍然坚持敬畏的本心,依然没有改变。
因为敬畏,我们取得合作伙伴的信任,不论是对合作伙伴、产品践行三鞠躬,还是不论酷暑正装会见合作伙伴,这些都是我们的敬畏文化衍射在了我们的日常行为中。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敬畏现象,《敬畏当道》会告诉你。
随着我们首部专著《敬畏当道》的问世,我们会更加立体全面地向世人推广我们的敬畏文化,这会增加我们地自信,因为自信,我们会更加敬畏;这里面汇集了许多热血真实创业故事;这里面展示着民营企业创业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