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间线简述高以翔事件
11月25日,高以翔在台湾出席活动,当时高以翔似乎已经感冒。
26日,高以翔在上午8时30分录制节目,直至当天晚上他的状态都非常好。
27日,至凌晨1时45分高以翔已持续工作17个小时,之后他在跑步中昏迷,医护人员到场后进行10分钟心脏复苏,之后送往医院。
27日上午,浙江新闻确认高以翔在宁波录制节目时猝死,享年35岁。
对高以翔的最好告慰,也许不是停掉一档节目,而是深层次的反刍。
01_融媒体时代对节目的新要求
时代在改变,在每个阶段,粉丝都有着不同的审美需求。“新瓶装旧酒”的节目已经无法满足粉丝的多元化需求,倒逼各电视台不得不探寻、打造出新时代的娱乐节目。
浙江台节目《追我吧》便应运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毋庸置疑,类似《追我吧》这样的节目只会越来越多——迎合一些观众猎奇的心理。
02_明星和粉丝之间的关系
某种角度来说,明星属于弱势群体:被贴上标签,镜头下每分每秒都得努力保持着自己的人设;行程安排上需要兼顾投资方、制片人、粉丝各方的要求。
特别是在当今,明星迎合铁粉们的要求渐渐成了不成文的规定。
然而实际上,归根结底,明星以及粉丝,都变成了躲在幕后的资本的提线木偶。
03_社会缺乏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我们缺乏基础应急救护知识
医院之外,安全保障是不是还不够?
高以翔事件中,节目现场缺乏本该有的应急救护的器械和相关环境。
类似校运会这样的比赛活动,绝对是安全保障缺失的重灾区。在龙舟比赛甚至是高规格的马拉松比赛,都出现过令人痛心的事件。
在今年CBA的体侧中,上海主力内线张兆旭在负重深蹲中出现了意外。非常争议的是当时工作人员先去检查仪器再去看张兆旭的情况!这些工作人员中没有一个具备医护方面的技能!
应急处理中的基础医护知识,是不是普及不到位?
今年年初,在深圳乘坐地铁,突然一位女生从我面前经过时“不经意”撞到我(事后发觉是一路踉跄),当时不以为意。过了半分钟,突然这名女子从我身后经过时直接栽倒在了我脚下。那短短数秒,我整个人怔住,直接懵了。过了两三秒,身旁的大哥大姐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反应过来的我也把兜里的糖递给了这位应该是没吃早餐的女生。
这个故事当然是有着好的结局。但试想一下,万一这位女生是犯了什么病,那我们还帮的上忙吗?
04_个人时间管理、自我健康管理;
我们要认识到无论是谁,都不能让自己的身体长时间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下,要停止违背身体器官运作规律的行为。
最后,还是那句话:对高以翔的最好告慰,也许不是停掉一档节目,而是深层次的反刍。
End.
如果分享的文字你喜欢,请点个赞或评论关注支持下。谢谢! 笔芯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