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部电影纯属偶然。
《狗十三》火了有一阵子,朋友圈里的晒票风波也走过了三四个环节,盗版电影网站终于上线了这部电影。听说它是个悲剧,是个有关儿童的悲剧,纠结了很久,我着实害怕又看到另一部《熔炉》那种情节的电影,迟迟未下载。
在复习模电的某个下午,一个字都看不进去的时候,室友跟我说我要看你看过的那一部《地球最后的夜晚》了。我转过头去看到他电脑屏幕上模糊的枪版,笑着说我连清晰版都看不懂,你这枪版更看不懂了。
一个小时后,他看得津津有味,我啃着薯片喝着奶茶,寂寞难耐。于是《狗十三》就这样出现了,别担心,不是枪版。
顾名思义,《狗十三》是一个围绕着一只狗和十三岁的女孩的故事,至于为什么中间没有一个逗号把这两个完全不是一个物种的动物分隔开,我猜,是因为他们太相似了。
但是我还没办法把它归类为大多数中国式家庭的纪实。二刷之后,我草草地翻了豆瓣的几十条评论,大多都是一派赞扬的语言,但是有这样一条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他说,太不真实了吧,要是放在我小时候的那个小城市里,早在出去找狗的时候就挨了两个嘴巴。
我一想,我好像也挨过这样莫名其妙的批,不过我原来居然还觉得自己错了。但事实上是我们做了我们觉得正确的事情,只是这些事情在他们看来不正确,为什么必须是我们错了,而不是他们。
这样一部电影太容易引起我们这几代人的共鸣了,我们这些从80年代到00年代的人。我们可以把自己出生的年代归类到一个新生的年代,因为到了这时候,整个中国的思想潮流开始不再大程度地对外来国家进行依附,剥离了来自苏联的思想影响,又剥离了传统共产主义的思潮,中国普遍开始有一种所谓的开放性中国特色思维方式。
在这条思维方式的进步之路上,难免孕育了大批大批的歪曲小道,更加年轻的人有的时候会盲目追求外来的更年轻的东西,在舆论大潮下把自己准确无误地带入什么非主流杀马特和哈日哈韩的潮流之中;并且我们自己也会孕育一些,然后再打上“传统”之名,说我们这些人不能忘了本,传统的物件还是要去其糟粕去拿一些好东西的,然后便拿出一些“好东西”来。
中国的家庭教育孕育了这么多年,也浅显地改朝换代这么多次,已经没谁能很客观地说它到底是垃圾还是美玉。我高中时候总是喜欢这么写,说国人怎么怎么样,国人哪里不好了,后来突然有一天就觉得十分恶心这种说法,我想了想,是因为我自己也在国人之列。我所说的所有,都正是我所经历的,这没什么说不出口,比如社会上的种种不公、道貌岸然,又譬如这种不知道怎么形容的中国家庭教育,后来我觉得,还是用“我们”,又实际,又亲切。
看完这部电影,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个算不上朋友的朋友。算不上不久之前的时候,这个朋友跟我吐露不算什么心声的心声,说自己的家庭,很奇怪很奇怪,说不上为什么的很奇怪。我说,怎么个奇怪法?朋友说,我觉得我很爱他们,又觉得我很不爱他们,我不觉得这是一种亲情,甚至连友情也算不上,要说真的有情,那也只能说得上是恩情。
我问,你的家人对你不好吗?
朋友说,很好,好到不能再好。
我懵了,其实我体会不到那样一种家庭关系,但我还是说,安慰安慰你吧,我也做不了什么别的。
我不知道到底要怎么表达我对当下中国普遍家庭关系的看法,因为我们终归要尽自己能力去客观看待问题,但是要知道,以前我最不屑的就是中国家庭教育。
最客观地说,中国的教育把道德教育全权放在家庭教育之中,这完全是一种放任甚至是放弃德育的行为。因为你根本就不能确定教育者,也就是长辈本人是否具备道德教育能力,甚至是否具备道德。这个国家之中,并不都是新闻联播上演的那个样子,也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做到所谓传统的“礼仪之邦”,父母孩子相互厮打的情况我们早就见怪不怪,越是低等级的城市其低素质的年轻人比例越大,你最恶心的那些恶俗视频都出自哪些人之手,他们的父母怎样,他们的家庭怎样,你完全可以如此设想,并且不会和现实有太大差别,这完全可以说明问题。
并非是我们有意贬低“低等级”城市,而是我国的教育差别在这些城市之中简直可以用鸿沟来形容。单从我接触过的人群来看,从我的长辈到我的朋友,我长辈的朋友,几乎可以得出一种定论,道德教育是真实传承的,是传承。除非你长大了,醒悟了,走出去看到更大的世界并且意识到自己原来就是个小丑,然后改过自新——在我看来,也只有这样一种情况,可以让最难过的村落最大程度上接近最大城市的文明,但基本上还是徒劳,因为你不是长辈。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有很多人看完《狗十三》基本无感,却有很多人看完之后无比震慑了吗?因为你经历过或者看到别人经历过,所以你知道这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你改变不了的,你也不知道怎么改变的,压抑和剧痛。
在我看来,一个家庭的文明,是可以从很多方面反映出来的。《狗十三》用的是狗,一种宠物。影片这样告诉我们,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其实人和牲畜差别还是巨大的,但有的时候你又会觉得没什么差别,大人们把狗当作一个奴隶和取乐的玩具来看待,狗丢掉了,其责任在狗,人是不应该去找的,狗咬了人,不去看狗为什么而咬人,唯一的结论就是狗该死;而就连孩子也成为了父亲快乐的工具,父亲为了取悦孩子带来了这样一只狗,而这只狗的生命又是父亲亲手葬送掉了,在这样一整个过程之中,所谓的孩子只是他还没有忘掉的自己的一个工作而已吧,这个工作的本质就是让这个孩子平稳活下去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一个;如果想做的好一点,他会想起来为这个过程加一个状语,便是“快乐地”;如果想升职的话,他会表露一点自己的感情,承诺一下,赞扬一番,一旦有能够让自己更加快乐的事情出现,然后马上忘掉所有的承诺赞扬,并告诉孩子,你那个不重要,你看看这个,这个比你那个重要,这个能让我快乐,孩子你得懂事啊,你得让爸爸快乐一点,你看爸爸这么累,为了你。只是我这样说得更直白了,不过说来说去,仍是工具。
我们自然不能强求每一个人都爱宠物,也没办法逼着那些道高一尺的人非要把其他动物视为自己的朋友,这都没什么;但不把宠物看做宠物,总不能就用孩子代替宠物这个位置——你尽管去看吧,多少孩子在那个年纪没有自己的思想,他们的思想只能叫做父母三观无限制的教化,这也就决定了,你父母的三观是什么样的,你小时候的三观就是什么样的,除非你敢突破禁忌。但是你突破禁忌了,就会来很多人骂你。
但是也只能这样了。
你走出家门走向另一个世界,你应该庆幸你的父母还在担心你,你在最孤独最无助的时候你知道只有父母才是最信得过的人,因为这是这种家庭模式最优秀的优点,并不是什么他人口中锁住你的枷锁。但是你可以不再听他们的教化了,因为成年的你应该有自己的判别方式,你应当判别哪个是好的哪个是坏的,你也应当思考以前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并不断改进自己;只是这个世界上必然有好人和人渣之别,人渣是必然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去成为的,你只需要控制住自己别做社会的渣子,当然居然也会有人宁愿朝着那个方向前进,可能是…儿时就走的不怎么正吧。
写在最后
我都已经两三年没写过这种批判性的文字了,没想到是借一部电影之口说出来的,就算是对我几年来的所有思想沉积的部分总结吧。
我没什么能力改变它,只能说从我自己开始改变,让我未来的孩子做一个和我平等的人,拥抱我眼前的世界;我会告诉他我的三观,但是我也会告诉他我不一定对,我不管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我要你一定不要做人渣,如果你真的走到那一步,我死也会把你拉回来,这些话也对我的每一个朋友,我生命中走过的每一个姑娘、恋人,我的父母,我珍惜的每一个人,别管我在你们的心里有多么烂多么不堪。
2019.1.11 3:20AM
于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