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徐慢慢心理话”的漫画,是在武志红老师的公众号上。当时就被这种用轻松漫画讲述深刻心理议题的形式击中了——原来心理学可以这么亲切,这么“接地气”。
缘分妙不可言,最近我竟在图书馆遇见了这本集结成册的《抱住棒棒的自己》。书中收录了22个源自真实生活的心理咨询案例,被绘成了暖心的漫画。相比于大部头的文字书,它简直是对“阅读恐惧症患者”的福音,我一口气读完,感觉像做了一场心灵SPA,迫不及待想分享给你们。
这本书从 情绪、自我成长、亲密关系、亲子关系 四个维度,切入我们日常最容易遇到的困境。读的时候,你一定会频频点头:“这不就是我吗?!”
当你代入漫画主角的视角,跟着ta走完一段心路历程后,往往会恍然大悟:原来,换一种方式对待自己,感觉可以这么不同。 它像一位温柔的向导,帮你轻轻推开思维的墙,引入一束新的光。每篇漫画结尾还有一段精炼的总结,帮你把散落的思绪收拢,留下扎实的启发。
让我分享两个特别戳中我的点。
1. 我们不会因为“保持正确”而被爱
生活中,我们太容易陷入“争对错”的陷阱。尤其在亲密关系和职场中,有些人从小被严厉对待,潜意识里深信:犯错等于不被接纳,只有永远正确才值得被爱。
于是,我们害怕说错话、做错事,处处谨小慎微;关系出现矛盾时,第一反应是证明“我没有错”。可这本书点醒了我:这种对“正确”的执念,恰恰是关系最大的杀手,也让自己活得疲惫不堪。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放下对错的执拗,才能看见真实的情感流动。
2. “我只是没努力而已”:为什么你会自我妨碍?
书中另一个案例描绘了“自我妨碍”的心理:一位妈妈抱怨孩子总在考试时忘带笔;职场中,有人得到梦寐以求的机会后,却开始害怕搞砸,最终选择退缩。
这其实是我们为了保护自尊心而设置的“安全阀”——“只要我不全力投入,失败就伤不到我。” 我们宁愿用“不努力”来当借口,也不敢面对“努力后仍可能失败”的结局。
对此,漫画给出的解方非常实用:直面恐惧,想象最坏的结果。 当你勇敢地把最糟的情况想清楚,往往会发现,天根本塌不下来。甚至,你还能提前为这些风险做好准备,反而大大增加了成功的概率。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对自己说:“失败了也没关系,这只是一次宝贵的体验。”当经验积累多了,内心自然会变得更稳定、更自信。
很多时候,我们恐惧的并非事实,而是被想象力无限放大的灾难性后果。你越逃避,恐惧的阴影就越大。当你转身直面它时,才会发现,不过是纸老虎一只。
无论是被情绪困扰,在成长中卡壳,还是为家庭关系烦恼,这本小书都能给你温暖的陪伴和实用的视角。它不说教,只理解;不指责,只拥抱。
累了的时候,随手翻翻,学着如何温柔地接住自己的情绪,然后,稳稳地抱住这个虽然不完美但一直在努力的、棒棒的自己。
本期好书推荐
《抱住棒棒的自己》
著绘:徐慢慢心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