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软件工程师》读后有感

读完这本书,能感觉书里很多有用的观点,由于我目前只读了一遍,只是有一些初步理解,有几点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在这里记录下来。

1. 别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高内聚低耦合”这个专业术语在书里面讲的是让程序的每个部分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当一个程序模块出现问题的时候,不会影响到其他程序,不至于让程序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在当我看见书中说到“没有依赖就没有伤害”这句话时,感觉到这种思想在很多方面都很有用,例如,做事要有边界感,学习生活要分开(以后工作了也是一样的,工作学习生活相互之间不能太交融),这样一个领域出问题不至于让我的整个生活全盘崩溃。

2. 先定目标再动手

在书里面看见关于测试驱动开发这几方面的内容之后,我明白做任何事都要现有目标之后在行动,先想清楚要达到什么效果应该要实现什么功能,否则就很容易陷入无限的迷茫之中,迟迟不能行动。这种思想不止能运用在我们写代码的时候,也可以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设定总目标,有一个总方向后我们才能更好的下定决心去做这件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设置小目标,分解大问题再解决它们,最后完成目标。

3. 持续学习是硬道理,基础扎实也很重要

老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嘛,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各种技术都更新的太快,今天的热门语言可能明天就过时了。我们也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的技术,接触新的思想,不断地“更新”自己。当然了,“万变不离其宗”也是一句老话,积极学习新技术的前提是基础扎实才会更快更能融会贯通,结合我自己来说,现阶段我的学习打好基础是非常重要,掌握核心的思想,以不变应万变。持续学习的关键是一直要保持学习的心态。

4. 代码要让人看得懂

好代码的基础是易读,要像好文章一样清晰通俗。而要做到让其他人都能看得懂,代码注释无疑很重要。书中有一个小节的标题我记得很清晰,“代码注释:像说明书一样清晰”。写注释就像是给问路的人指路,也像销售员给顾客解释产品的作用,共同点都是需要把话说明白。把话说明白解释清楚,在我看来是一种好习惯,当我在写代码的时候注意练习这个习惯,那么这个习惯自然而然的也会延续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给我带来很多好处,最基础的一点,这个习惯可以让我平时跟人沟通也更注意把话说清楚,增加沟通效率和效果。

5. 不怕犯错

这本书里还讲了很多关于debug的经验,我发现改bug的过程是很能提升技术能力的。bug可以反映出很多在学习理论知识中学不到的知识点,改bug的过程就是一种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能学到更多知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更扎实。生活中也一样,犯错不可怕,关键是学会从错误中找原因,以及基于这个错误的反思和成长。

这本书里其实还有很多很好的思想,都很值得我去学习和思考,例如书中提到的“高度抽象”“学会谋篇布局”“流程管控”等等很多方面。以上几点之所以我写出来,是因为这是我在看这第一遍时最基础的一些理解,能够基于这几点说出一些话来,其他的点我还需要慢慢体会和学习,感悟不深,也就不写出来了,等以后再写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