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说写一下李贝贝,从我认识李贝贝那天起,成长就是飞速的。
先说我们第一次吃饭,是我主动约的。我跟所有打算合作的合伙人都必须约吃饭,其实是有自己的心机的。
因为在我们以前做销售时有一个段子:性格写在脸上,人品刻在眼里,生活方式显现于身材,情绪起伏露于声音,心理活动体现在肢体,态度看手势,家教看站姿,审美看衣服,层次看鞋子,爱不爱干净看指甲,好不好打扮看头发,投不投缘吃一顿饭就知道了。
当时有一个小细节,我们一起点菜,我问她是点牛腩锅底还是其它的,她就问:“牛杂是什么?平时一直吃的都是牛腩没吃过牛杂,这次点牛杂好了,打破一下限制。”
我当时心里就特别震惊,因为她让我感受到,她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从所有的事情上打破自己固有的思维。尤其是作为一个团队领导人,这样的思维可以让她的团队每一天都更新迭代,输入新鲜的血液。这是很牛逼的。
而我是习惯性保持自己固有的思维,这会让我很难接收到新东西新思想新建议,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比如说,这么多年我可以吃一份蛋炒饭、一碗河粉连续每天吃、吃3个月的人。我会在固有的路线去固定的商场固定的餐厅点固定的菜。
我很担心,换了路线会不会迷路。换了另一家餐厅会不会特别难吃?结果会不会很糟心?
延伸到其它,我不敢去游乐场尝试任何项目,我总买固有风格和颜色的衣服,工作上也是一直沿用固有的风格。
这件事给我带来的后果就是,我不敢勇于尝试一切未知的新鲜领域。我突破不了那个过去的自己。
吃饭只是一件很小的事,可是背后的行为透露着思维,以及她把打破限制当成了一种习惯,植入到了骨子里。
回来之后,我就开始每天打破一个思维限制,把它当成每日习惯来训练自己。每天都会点一个不重样的菜,以前不敢去找哪个大佬聊项目,现在不管是谁我都会毫不犹豫去勾搭,不管结果如何,我就是敢先去开那个口,让自己往前迈一步再迈一步。
还有不敢出镜露脸,不会拍视频,不会玩微博,不敢扒自己的过去,不会写作,不会赞美,每一天都撕裂自己做到了。
每一次在我不敢想往后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次吃饭的场景。然后给自己心理暗示,鼓励自己去打破了就好了。
昨天我又干掉了一个拖了很久的大事件。今天睡到自然醒,在厨房大干一上午[胜利]快乐生活,尽情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