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经常在某乎上刷到这样的问题:“男朋友应该上交生活费吗?”
毕竟只是“男朋友”还不是“丈夫”,证明你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受法律保护,对方并没有义务上交生活费。
而“上交”,体现了男方的下等地位,人与人之间最起码是平等且相互尊重的。
最后是“生活费”而不是“工资”,证明男方还没有收入,个人认为在两人还没有结婚之前,任何女生都没有资格去花人家父母的钱。
总结来说,男朋友不应该上交生活费,那既然这样,
女生还可以花男朋友的钱吗?
这个问题首先要看男朋友的看法,很多男生认为给女朋友花钱理所应当,当然也有很多男生不是这样想的。
就比如我前前前男友,一次他叫我出去吃火锅,吃完回来之后给我发微信:宝贝,刚刚的火锅一共吃了二百七,你那边记得转我一百三十五哦。
那时我们都是大学生,自己也没什么收入,但是每次如果是我叫朋友出来吃饭,都会很自觉地请客,我没有说什么,直接给他转了二百。
更过分的是,后来有一次我们打车回家,一共花了二十五,回家一看微信:宝宝刚刚打车是十二块五,转我十二就好啦,那五毛钱就不用了。
我给他转了二十之后直接拉黑删除了。
“给你花钱的男生不一定爱你,但不给你花钱的男生一定不爱你。”这句话也不是不无道理。
很多女生都会被问到一个问题:一个男生有十块给你十块,另一个有一百给你十块,你选哪个?
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选什么其实是看你的本质需求,有的人不能忽视物质,而有的人更注重恋爱中对方给自己带来的情绪价值。情绪价值这个东西是没办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说回刚刚女生可不可以花男生钱的问题,其次应该考虑的还有男朋友的经济状况,如果两个人都是在学生时期,还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那我建议女生只接受一些小价值的礼物。
其实男朋友上交生活费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我闺蜜的男朋友之前就每个月都上交生活费,我闺蜜前两天跟我出去喝咖啡时候抱怨,出门吃饭看电影都是她拿钱,家里的东西也是她张罗着买,连旅游出去做攻略,订酒店都是她解决。
她男朋友全程都在玩手机,头都不抬,并且理直气壮的说:
“我的钱都在你那里啊,所以不就应该你安排吗?”
但很多时候没到月底两个人就会把这份工资花光,最后还得我闺蜜自掏腰包去支撑两个人的日常花销。
其实现代男女的花销模式无非就那么几种:
AA制是现下十分流行的一种消费观念,在学生群体中尤其,无非就是各花各的。
还有就是男生完全付出式,吃饭、看电影、租房全部由男生负责,有些大男子主义的男生就喜欢这种模式,他们觉得让女方花自己的钱很有成就感,你不愿意就是瞧不起我。
最后一个就是我最赞同的AB制,你请我吃饭,我请你看电影,你送我口红,我给你买衣服。
这种相处模式既没有觉得太见外,也没有吃男朋友的软饭,爱情本来就是相互的,两个人互相喜欢才叫相爱,一个人付出那叫单向恋,时间长了男朋友也会累的。
其实女生当然可以适度花男朋友的钱,一些小礼物小红包就要开开心心的收下,然后高情商的回复男朋友:
“有了你的帮助,我离小富婆的梦想又更进一步啦!”
如果男朋友小小的心意你都一直拒绝,只会让对方的自尊心受挫,觉得自己的心意无处落地。
你当然也可以用他发给你的红包,给他点一杯“秋天的奶茶”。
这样有来有往感情才会渐渐升温。
如果你要跟这个人有长久的以后,那有些钱也是有必要花的,“别人家的男朋友”是培养出来的,如果你总不要,那时间长了他也不会再给,结婚之后形成习惯也很难改掉。
你们也可以建立一个共用的爱情基金账户,每个月按各自生活费或者是工资的比例存进去,可以五五分,也可以商量男生六成女生四成,这样出去吃饭或者租房子就不会再因为经济问题而觉得尴尬。
这些花销的问题其实可以在刚确定关系的时候就说清楚,找到最佳方案,这样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清除了许多可能会出现的隐患。
爱情本身是不需要钱的,但生活需要。
就像小时代里郭采洁的那句台词:“没有物质的爱情就像是一盘散沙”。
希望女孩们都能掌握合适的经营方式和恋爱技巧,不要让金钱成为恋爱关系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