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读经史,亦知六经皆史的道理,惜史暨六经皆不能为我注脚。
缘六经无史不明,所谓圣之时者也,然则史之为物,支离晦暗,虽有扒梳之才,亦仅能廓图其大概,而其中委曲详细,亦不可尽知也。
于是,今之刊物也,大学也,专业也,科目也,愈其支离,虽间或有三五明师,亦不过于当时情形,能作运筹帷幄之参研,至于具体如何筹议,说悦,办事,得人,乃至调拔遣派,等种种勾当,而莫能言其高深。
此亦古之流习,官以大体自居,而事权操于吏目,而史之为物,亦不得不风雨如晦。
今之媒体,亦渐知学者之类已。莘莘然引为一贯。即于戏艺之"八卦"以外,专辟史之"八卦"。昂然并列矣。
故姑冒世之讥议,偶献野芹于左:
一,仁者无敌,此宝玉使丫环之法也,虽为女子充役,亦如吴起用兵。此得人之法。
二,信者恒昌,求证而得真。此道最贵。
三,智者无忧,无忧者,多术也,多术而教诲于人得当,自得其心。
四,严者机谨,此于小处根本着手,化大知为小知,收兵役于已之内根,于切身之事推算明白,讲求小我之机变,方能施行于外。
五,义勇御众。此朋友上下层之谊,无庸多言。取胜之道也。
此五论或有人曰,予亦知之。亦非太过,因证之父慈母爱,儿孙孝友,实人人本知,而施之外,则懵然忘却,以为别有其物,而史之八卦遂乘间而起,造成此一反复纷纭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