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读书笔记

这本书讲了什么?

《奇特的一生》作者是苏联作家格拉宁,格拉宁则主要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在生物学家柳比歇夫去世之后,有感于留下的众多的学术、研究成果等方面的遗产,通过柳比歇夫自己生前记录了56年的日记,来告诉我们柳比歇夫完成这些工作所使用的有关时间管理方面的方法,达到使我们普通人生活的更好这个目的。


它的内容是如何去诠释的?

作者格拉宁在参加了柳比歇夫的葬礼之后,通过这些记录了56年的日记,准确的来说,应该是有关每天、每月、每年的时间的十分具体的记录以及当时具体的活动,以及结合他所处的人生阶段来讲述有关方法论的内容。

格拉宁详细说明了柳比歇夫开始记录自己时间的起源、具体方法(纯时间和毛时间的概念等)以及临去世前也并未完成的五年计划。


对它的评价?

作者有关柳比歇夫的描述十分翔实可信,然而柳比歇夫用了一生的时间去践行了这个方法。就一本人物传记而言写的非常好。但是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去建立一个这么完整的框架体系有些困难。对我们而言借鉴其中部分概念来完成自身时间管理框架体系的建立似乎更加合适一些。


这本书对我们有什么用?


1.珍惜时间

时间的令人烦恼之处正是在于它不能不用。

只有时间是我们自己的财产,归我们所有的,只有这个不断流逝的、不稳定的东西。

2.使用零碎时间

我们好象只能使用经过精选的时间。我们记得的只是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刻。半个小时对我们来说不算时间。我们只承认整段整段的时间,只承认不受客观环境和偶然事件干扰的大段时间。

3.以此为鉴,足以明方向

柳比歇夫以他的总结作为镜子。这面镜子的水银有点儿特别:它照出来的不是人现在的面目,而是他过去的面目,才过去不久的。

4.开始行动?

开始自己的时间统计,可以借鉴一些app,如:rescue time.

完成自己每日,至少是每月总结以及年度总结,所涉及的方面可以是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

同时,开始自己相关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相应的目标计划可以分解为每日计划、每月计划、每年计划。每隔一段时间对之前的工作总结。

如果你愿意同我们一起进步,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自我提升的那些事儿。

很高兴我们一同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