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丹尼尔·亚历山大洛维奇·格拉宁,1919年生,苏联俄罗斯作家和社会活动家。2012年获俄罗斯“巨著奖”——俄罗斯最重大的文学奖,其奖金额度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奖。格拉宁的作品以现实态度和诗歌般的语言描写了科研工作的生活。1974年著中篇纪实《奇特的一生》。
30秒简介:
一个普通人,如何能够在他有限的生命里,完成比别人多几倍的成就?作者探究了前苏联生物学家柳比耶夫的一生,发现他所使用的时间统计法,56年如一日,帮助自己把一切的才能集中到一个人生目标上,从而完成了超越天才的成就。但作者又不仅仅在介绍柳比耶夫的时间管理方法,他强调了时间管理方法应该与生活的目标一致,首先思考自己的生活应怎样度过,然后才是制订自己的时间使用法。
主要问题:
1. 柳比耶夫是谁?我们为什么要描写他研究他甚至学习他?
柳比耶夫的一生,留下了无数宝贵的遗产:70来部学术著作,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涉及的方面极广,包括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等等;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他既是杂家,又是每一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就令人惊叹,难以想象他是如何学习这么多内容,完成这么多工作的……可是与我们想象中的加班加点疯狂工作不同,柳比耶夫不但睡得多,不开夜车,他还经常从事体育活动,领略山河景色。他对生活的乐趣,享受得也要比一般人多得多。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2. 柳比耶夫究竟有什么秘密武器?——时间统计法
1916年,26岁的柳比耶夫开始记录时间开销日记,56年一天没有间断,时间开销日记的格式是:日期+事件+花费时间,每天记录5-7行。根据这些日记,每月做月度总结,年底做年度总结。他的方法是逐步形成的,到1937年已基本完善。
乌里扬诺夫斯克。1964年4月7日。
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3小时15分。鉴定袋蛾——20分(1.0)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2小时45分(0.5)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2小时25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10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0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故事》——1小时25分。
基本工作合计——6小时20分
3. 柳比耶夫为什么开始使用时间统计法?
他在1918年便树立了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他知道,达成这个目标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需要学习方方面面的知识作为基础,所以他不断地从生活中挖掘时间,而时间统计法助他做到了这一点。
4. 时间统计法具体如何实施?
a) 记录
• 分类:他把一天中有效工作时间定为10个小时(除去吃饭睡觉等标准活动,每天用于非标准活动的毛时间约为12-13小时,纯时间则更少),分成3个单位,对应在三类工作任务上。第一类包括写作、研究和例行工作。第二类包括非科研型的活动。第三类则是需要创造力的任务。
• 每天合计第一类工作的时间
• 应记录的是“纯时间”,工作中的任何间歇都要刨除,尽可能的保证工作中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用在工作上的3个小时应当是真正做工作的3个小时
• 其他任何活动——休息、看报、散步,也都记下时间,多少小时多少分钟
b) 总结
• 月度总结中把每天各类工作的时间加起来
1965年8月
基本科研——59时45分
• 分类工作——《分类法的逻辑》报告草稿——6时25分
• 杂事——1时
• 校对《达达派研究》——30分
• 数学——16时40分
• 日常参考书:《里亚普诺夫》——55分
• 日常参考书:《生物学》——12时
o 更详细。。。
• 学术通信——11时55分
• 学术札记——3时25分
• 图书索引——6时55分
• 合计——59时45分
分类昆虫学——20时55分
附加工作——50时25分
组织工作——5时40分
合计——136时45分
• 年度总结把一年中做的所有事情统计出来,如游泳43次,娱乐65次……,要进行自我分析、研究:效率有什么变化,什么没有完成,为什么
c) 计划
• 每天计划,每项活动占据的时间必须与其重要性相称
• 时间的安排也要与重要性相称——例如,清早头脑清醒看严肃的书籍。钻研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以后,看比较轻松的读物。脑子累了就看文艺作品。
• 总结完马上提出下一月/年的计划,要依靠过去的经验(一小时能看多少页书)
• 年计划是按照提出的任务大致安排的
• 除了年度计划,柳比歇夫还制定成一个个五年计划。每过五年,他就把度过的时间和干过的事分析一遍做个总的鉴定
d) 利用时间下脚料
• 随时随地利用时间:散步时捕捉昆虫,开会时演算习题,出门旅游看小部头的书
5. 时间统计法有什么好处?——保证了最高的效率,保证了最旺盛的生命力
• 通过不断记录时间,能够准确估计花掉的时间而不需要钟表
• 通过不断记录时间,能够准确估算完成一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帮助合理安排工作计划
• 减少时间的浪费,即使有浪费,也能够知道浪费了多少,怎么浪费的,为什么浪费——这个方法不承认有什么时间是不能利用的,即使是休息,也是两种工作的交替(磨刀不误砍柴工,休息也很重要)
• 由于做了统计,减少了时间的浪费,实实在在地获得了比别人更多地时间,但实际上不是增加额外的时间,而是提高了时间的质量
• 总结能够显示出时间的用途,了解自己在一年中能做成多少事情,让自己知道我们自己有多大的潜力,为自己有多少精力而感到骄傲。
• 总结能够客观公正的令人们检查自己的工作效率,更少依赖别人的赞扬
• 时间统计法使人们珍惜和崇敬每一分钟的时间
• 时间统计法使人们忽视很多日常饮食起居方面的不利条件,能轻松地、宽宏大度地去忍受人们所做的一些蠢事以及公务中地例行公事和杂乱无章,而不去同人怄气,帮助人们心神安宁、神经健全,把命运中的绊子变成好事
6. 柳比歇夫的矛盾——时间统计法也不是万能的
除了他的学术工作,柳比歇夫也有很多自己难以割舍的入迷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他破坏了自己的时间统计法。但是,他的时间统计法像过去为他的长处服务一样,开始驯服的为他的弱点服务,时间统计法成了他即兴演奏的乐器,用这乐器,他爱演奏什么就演奏什么,但是这些令他着迷的事情都更加显示出了柳比歇夫精神层面的高度和道德的高尚
7. 有什么是比时间更重要的吗?
对于柳比歇夫来说,时间固然重要,但是正是因为他对时间的高质量的利用,他相信,时间总是够用的,重点在于充分使用一天中的每一个小时,一小时中的每一分钟,时时考虑实效。一生的时间是极长的时间,在一生中可以把工作干个够。所以,他也并没有拼了命地工作,他承认每天需要高度投入思考的时间不能超过八小时,而且按照自己的身体特点拟定了几条守则:
○ 我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 我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 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 睡得很多,10小时左右
○ 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他严格筛选自己地日程活动,避免串门和庆祝活动,但坚持写信。因为当具体某个人在等他的回信的时候,这是比时间还要珍贵的。而且,他的回信有他的原则:紧急的书信立即答复,其他的暂缓答复。
个人心得:
作者描述了一个普通的科学工作者柳比耶夫的一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他能够叫时间服从他,但不能左右环境。他无非是个凡人,激情、爱、挫折都能叫他分心,连幸福也会影响他的专心致志。即使成就满满,也有许多苦难,有许多矛盾,甚至最终他人生的目标都没有完成。但是,他的一生还是幸福的,幸福在于,他知道他追求的目标是什么,他也确实一生都忠于自己的目标,更知道如何高效地利用生命里的时间去完成他的目标,即使失败,目标并没有使他失望,相反,他通过自己日复一日的统计,他知道自己在不断的接近那些目标,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力,这不就是令人羡慕的幸福吗?
也许人们会质疑,这样枯燥无味的记录,总结和计划,好像给人捆住了手脚,生活从此就是就少了许多乐趣。然而我们看到的是,时间统计法并不会扼杀灵感,人们利用它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一切可能性,是为了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发现生活中那些有趣而又有意义的事情。不过,退一万步说,这样的方法只是柳比耶夫自己创造出的他用惯了的方法罢了,他,甚至作者,都没有引导任何一个人去模仿。他们只是让人们看到了这样的一种生活,至于选不选择,那自然是各位读者自己的决定。不过,总要做的,是人们总要去想想,自己究竟想要一种怎样的生活,想从生活中得到些什么。这是比管理时间更重要的问题,或者说,这是一切时间管理的前提——我们总要把我们最珍贵的,用掉了就再也没有了的时间,奉献给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
于我而言,思考什么对自己最重要,已经不是一个新的命题,但是却一直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想做的事情太多,也想像柳比耶夫一样,能够有一个毕生追求的目标,同时也能在许许多多的领域都有一番见解。有时总觉得自己是在异想天开,可读完这本书,知道有人是实实在在达到了这样的成就,自己好像也多了些信心,或许下一步,正是应该满满找出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时间使用法。毕竟,柳比耶夫的方法也不是拍脑子一天就想出来的,也是在不断的调整之后才慢慢形成的。现在自己也在记录时间,但是都是“毛时间”,好像每天忙忙碌碌,但是究竟有多少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消息上,自己也不清楚。所以读完书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好好总结一下刚刚过去的3月,然后思考哪些事情对自己是更为重要的,接着制订出4月份的计划,慢慢学会高效地利用时间。我相信,只要有愿意改变的起点,就有不断进步的可能。慢慢来,不要急,一生的时间是极长的时间,人总是要不断的进步和成长,在成长中慢慢发现,原来我已收获和成就了许多。
精彩摘要:
•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这个生命,可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因为生命是有时间构成的,是一小时一小时、一分钟一分钟累积起来的。
• 我们真诚地相信我们是在尽力而为,认真的埋头工作,蓦地发现我们真正工作的时间说不定只有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其余的时间都溜走了,消逝了,浪费在无谓的奔忙和聊天上浪费在等待鸿鹄之将至
• 他是依靠他那最最合理的方法一手造就了自己;他创造了他的方法,他通过他的方法证明,如果把一切才能集中用到一个目标上,可以取得多么多的成就。只要连续多年有系统的、深思熟虑的采用他的方法,可以超过天才。
• 他制订的、核算过的、安排好的计划落了空,哪一项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大部分著作没能在他生前出版。他提出的目标确确实实是当务之急。目标并没有使他失望,相反,他通过自己的著作已经接近了那些目标,已接近到能够看得见它是多么美好,多么有意义,并且是可以达到的。
• 如果想要工作有一个令人欣慰的结局,那么就去干你心向往之的工作。
• 时间不会不够用……时间不管多少,总够用来做一件事
• 命运赋予我们的生活、时间是无价之宝,应当利用它来不仅给自己,而且给别人,给周围的人们带来最大的利益。
外界评价:
柳比歇夫这样的人,才是时间的朋友。他们了解时间,通过长时间刻意的训练,甚至不需要表就可以感受时间的一切行动——当然,时间的行动只有一个,自顾自地流逝。
——李笑来
柳比歇夫时间记录法让人惊奇的一点就是,他把这种详尽记录自己时间长度的方式坚持了56年,这让很多人难以想象。我想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很容易找到使命感的,一种人必须被有使命感的人驱动才能前进。只有拥有伟大的目标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浪费时间的可耻。
——秋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