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休息日,还是忍不住跑了出去。
阳光晴好。这一天去了沙面,不过没有真正的达到沙面这个地方,或许我已经去到那个地方,只是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何地。
来《奢侈美容》杂志社实习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待在广州的日子也就更长了。以前在韶关读书的时候曾专门利用一个小假期来广州游玩。现在这边工作,还是会利用每周的休息日,找个值得去的地方,然后一个人,带上几包干粮,出门。
在一个城市生活,如果想了解一座城市骨子里的气质,或许出门选择公共汽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花在路上的时间虽然多了,但总比在地面下做一条来无影去无踪的蚯蚓要好。为了方便市民,公车的路线可谓延伸至城市的每个角落。既可以游览城市的沿途风光。有钢筋林立的高楼大厦,也有朴素的矮楼民居;有繁华喧嚣的商业街,也有树木葱郁的城中村;车子在宽阔的马路上前行,一辆辆炫酷的车子飞驰而过,红色、白色、黑色、棕色……趴在窗边,阳光透过云层,一路追逐着时光。
下了车,一个人,在陌生的街头,四处张望,迎面而来的是早春里一股怯生生的风。两排林立的是广州特有的文化建筑--骑楼。这个地方,给人一种慵懒的感觉。约两米宽的步行街,镶嵌着清白相间的砖头,一路延伸至看不到的尽头,粗糙而干净的路面少了水泥或大理石的坚硬之感,走在上面,好像走到了小时候。街头上三三两两的行人不断擦肩而过,闪身,视线追随着他们,直至消失在转角处。然后,回过头来,继续慢慢走。“不知道他们今晚会不会想起在街头上曾遇见一个披着蓬松的黑黄相接的头发、两眼无神、手拿黑色手提包的‘游魂’"?
其实,还是很喜欢一个人走的,无论是上学,还是出行。可能几个人出去有说有笑的,乐趣会增加不少。但总觉得缺失点什么……嗯,可能是看陌生人的机会。一直很喜欢遇见不同的陌生人,相遇之后,相聊甚欢,然后不留痕迹,各自走天涯。
走过高架桥,离珠江边更近一步,风也更大了些。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人也开始多了起来。打开手机,点开“高德地图”,往左还是往右?两边都看不到尽头……“沙面呀沙面,你到底在哪里?”心里头一直在嘀咕。搜索无果,遂放弃。“出行嘛,哪里不是地方”!
极目望去,深绿色的珠江水在阳光下泛起几层细碎的光芒,耀眼却又不使人眼睛生痛。几艘游轮停靠在岸边,不远处的售票处排起了几米长的队伍。在这宽敞的江边走廊,几棵新种的树木还不足以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乘凉处。几个外国人,一女两男,各自背着双肩包,其中一个男士拿着单反相机,这里停停,哪里看看,希望把看过的景,走过的路,偷偷漏走的时光通通锁在那个巴掌大的相机里面。
在江边的走廊上来回走了几圈后(没办法,路痴一个,加上胆子比较小,不敢去人少巷子暗的地方),最后选择了马路对面的邮政博物馆作为这次出游的结束点。从外面看上去,整栋建筑物颇有特色,在高楼林立的钢筋水泥里显得格外的醒目。几个阶梯,三步两跳便越过去。刚进去的门口地板上铺着一张二十平方米左右的金猴地毯,两只小小的眼睛瞪的大大的看着你,虽是喜庆,但总有一种掉入陷阱的惶恐感。偌大的展厅,光洁明亮,整齐的摆放着具有历史收藏价值的各种邮票。
从右边开始慢慢看,一直看……一直想问,邮票的收藏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我也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没有答案的问题,例如收藏邮票。或许,像我这种刚过温饱线的人,连病都生不起的小市民,又谈何艺术?谈何收藏?
还是很感激父母的,虽然年近五十了,都没出过县城,日子过得苦,但依然节衣缩食的供我们读书,给 了我一个可以在城市生存的机会。广州很大,我很渺小,但我的心可以容的下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