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赵老太婆翻了个身,全身的骨节嘎吱嘎吱作响,让她从久违的梦境中醒来。

在方才的梦中,她拎着什么东西,在夜雾中快步前行着,前面是她挑着两个木箱的丈夫。她认识那木箱,知道其中是丈夫钉鞋用的铁拐顶、砧子,补鞋用的皮子、胶水和绱鞋用的木楦子之类的吃饭家伙。她明明走得不慢,却看着丈夫的背影越来越小。内心的急迫让她试图奔跑,结果一脚踩进了水坑,向后摔倒在地。在看到天上贴着剪纸般敷衍的圆月时,她终于想起自己手里拿的是月饼。

下一瞬,赵老太婆睁开眼,恍惚了半晌,才认出头顶的不是夜空,而是女儿素芬家雪白的天花板。梦中的酸痛蔓延到现实,紧随其后的是房门外素芬的声音:“妈?没事吧?”

“我刚睡醒,怎么了?”

“刚才,我听到你喊了一声。”

“哦,那是我说梦话,”赵老太婆缓缓坐起身,揉着自己的后腰,“我没事,你先忙去吧。”

在洗漱的时候,赵老太婆还在回忆着那个梦。她没了丈夫,抱着三岁的女儿回娘家时,分明在早春,那为何梦里会拿着月饼呢?

兴许是赵老太婆走进饭厅的姿势和平常不同,还是让素芬看出了异样,问她是不是之前摔到的地方又疼了。

“你带我看的大夫不都说了,我摔那次没伤筋动骨。”赵老太婆在餐桌边坐下,望着对面的空位,问道,“玲玲和小高呢?都不吃早饭吗?”

“玲玲这周都在加班,现在正补觉呢。至于老高,前几天都在做月饼,也累着了。”

赵老太婆咬了口月饼:“有小高在,你算是享福了,这月饼比外面卖的都好吃。”

“嗐,反正退休了瞎忙活。大家喜欢吃,他就开心。”素芬坐下,也拿起了月饼,“妈,你不是说要送隔壁李奶奶月饼吗?昨天已经包好了,等下我拿过去?”

“待会我要下楼锻炼,我直接带给她。”

“可是,李奶奶家不是昨天一大家子回来团圆,闹腾到半夜吗?她还能起来晨练吗?还有,你今天的身体……”

“我身体没事,”赵老太婆语气坚定,“李奶奶也肯定会来的。”

走出单元门的时候,赵老太婆正遇上楼下的蔡大婶。对方和她抱怨说,李奶奶家的孩子平时都不见影,这次都回来闹出那么大动静,肯定是觉得老头快不行了,回来催老头立遗嘱分家产的。

“不知道那房子要分给谁,要是给他家老大抢到了,咱们可麻烦了。上回他回来,我晚上门关得响一些,都被他堵在门口骂。”

“这样吗?他没找过我麻烦。”

“哎呀,赵奶奶你就是人太好了,老帮她家说话。”

小区的健身器材区没有人。赵老太婆放下布包,边转动着由带握柄的金属圆轮组成的肩关节训练器,边思考起蔡大婶刚才的话来。

自己“太好”了吗?也许吧。至少她一个人,总算顺顺利利把女儿拉扯大了,现在女儿女婿和外孙女都对她也好。所以她看到隔壁李老太婆孤独的身影时,总会萌生出同情甚至怜悯的感觉,哪怕李老太婆总是意气风发地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宣扬自己和家人如何了不起。比如她会抱怨自己家的儿孙辈回家少,紧接着立刻炫耀孩子们给她买了多少东西,家里都放不下了。比如她会说自己小时候十几年都打赤脚,嫁给自家老头时才第一次穿了鞋,随即又说那不是穷,那是她老家的规矩,她在那个渔村里养刁了嘴,现在都吃不下刺多的河鱼。比如她会抱怨她老伴当年被国民党抓壮丁抓走,让她全家吓得半死,然后马上骄傲地说,还好后来丈夫所在的队伍集体起义,于是成了人人尊敬的老革命。

又或许,李老太婆在骨子里,其实还是希望别人对她好。“欲扬先抑”里她更想说的,其实还是前面的“抑”,“扬”只是她口是心非的伪装。不然,她为什么会在旁人面前,反复咀嚼和展示她的那些苦难?当然,她们这个年纪的老头老太聚在一起,多多少少都会抱怨现在年轻人如何不成器,如何吃不得苦,然后借此比较彼此陈旧和新鲜的痛苦。每当这时候,总是李老太婆说得多,赵老太婆听得多。那么多年下来,她早已经知道,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在别人眼里,她始终背着个守了一辈子寡的无形的碑,至于个中辛酸,反正每个人都只相信自己的想象,所以她不想刻意宣扬什么,也无意辩白什么。

赵老太婆有些累了,于是后退几步,坐在长椅上拿出保温杯喝了口茶,看着还在因为惯性旋转的圆轮发呆。看着看着,那黄色的圆轮和梦里的月亮逐渐重合,让她慢慢从记忆里打捞出那月亮的出处。在她与丈夫婚后第一个中秋前的一个晚上,丈夫忙着生意,彻夜不归,她迷迷糊糊撑到第二天清早,一睁眼便看到丈夫站在面前,拎着一封纸包的东西,憨笑着告诉她那是镇上最好的点心铺的月饼。

那年的中秋到底怎么过的,那些月饼到底有什么馅,赵老太婆统统不记得了。回忆像是浸在水里的月亮,有风吹过,便在波浪中晕成模模糊糊的白影。所幸,她终于辨认出那月亮的来路。是了,梦是反的,所以梦里才是她拿着月饼去找丈夫。

想清楚这点后,赵老太婆将水壶放好,起身向漫步机走去。然而,当她将健身区的所有器材都用完两遍后,李老太婆还是没有出现。

——今天这月饼,恐怕是送不出去了。

拎起包朝小区的小菜市走去时,赵老太婆又想起了之前蔡大婶说的话。若是真如她所言,李老太婆的孩子们回来,是等着她老伴去世来争遗产的,那难怪她睡不好没精神晨练了。

念及此处,赵老太婆心中那股同情又泛起来了。即使不信任何宗教,不图任何回报,她的确算是个常怀慈悲之心的老妇人,就像她之前还会晒干家里的剩饭,在晨练时喂鸟,直到被只不知名的鸟啄伤了手指,才在女儿的劝阻下停止。

现在那只啄伤自己的鸟,飞去哪了呢?接过菜贩递来的小葱时,赵老太婆还在回想着那鲜绿色的尾羽。

买完菜往家里走时,赵老太婆被叫住了,她转头一看,是个青年搀扶着的李老太婆。

“哎,这是我家大孙子,今早刚带我去看牙呢!来,这是我之前和你们说过的,隔壁的赵奶奶,快叫人!”

青年有些不情不愿地打了招呼,李老太婆兴高采烈地说:“等下我家要吃大餐,你也一起来吗?人多热闹!”

“奶奶,”青年连忙提醒道,“你刚治好牙,中午只能吃粥。”

“哦,那晚餐过来!”

这回没等青年再次提醒,赵老太婆已经扬了扬手中的塑料袋:“我家今天的菜都买好了,还是不麻烦你们了。”

“那下回再聚!我和你说,这回我孩子们回来啊,可真把我忙坏了,哎呀呀……”

眼见李老太婆没有要走的意思,青年再次打断道:“奶奶,不然你和赵奶奶在这聊会天,我先回家帮忙,等下吃饭了再来接你?”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青年飞快地离开了。而李老太婆把赵老太婆拉到路边的长椅坐下,继续说道:“今天上午,我大孙子陪我看牙,下午老四还要张罗着给我家老头子换医院呢。”

“你老伴之前住的是老干病房吧,那不是挺好的吗?”

“你是不懂,那老干病房管得严啊,逢年过节,都不让回家团圆的。”

李老太婆用炫耀的语气,将老干病房里医生的过分紧张、护士的过分殷勤、床的过分柔软和食物的过分糊烂数落了个遍。赵老太婆随口应和着,慢慢察觉到对方未必能拉别人说那么多话,同情心再次油然而生,表情逐渐从敷衍变得慈祥起来了。

大约十五分钟后,李老太婆终于结束了抱怨。赵老太婆刚想说些什么,对方又起了新的话题:“听我家老大说,年底咱们这要有从台湾直接过来的飞机了?”

“对,电视上说过了,年底和台湾通航。”

“哎呀,”李老太婆推了推赵老太婆的手臂,“你想想看啊,既然有了飞机,那你老伴不就能回来了?”

“知道他被抓壮丁抓走的时候,我已经当他回不来了。”赵老太婆语气依然平静,“再说了,八几年的时候,不也能让老兵回来吗?他要活着想回来,早该回来了。现在又过了二十多年,更不可能了。”

“话不能这么说,我家老头那时不也被抓了,现在还好好的。”

“他是起义的老革命,我们家不能比的。”

“对!我看啊,他平时有些呆,要紧的时候还是聪明啊!”李老太婆骄傲地宣布完后,换上了关切的神色,“有句话,我藏在心里头许久了,今天还是跟你说吧。你家男人还真是狠心,儿子都没留一个,就这么走了,我常和家里孩子们说,隔壁家的赵奶奶只有个女儿和外孙女,很不容易,要多帮帮她,不像我们家都是儿子孙子……”

赵老太婆呆呆地望着对方,她看到李老太婆的嘴不断张合着,看到马路上太阳穿过树荫投下的光斑,听到自行车经过减速带时轮子发出的摩擦声,听到孩子尖锐的笑声和家长匆忙追逐的声音,只有李老太婆说的话,好像每个字都听进去了,又好像每个字都没听懂。

手腕被塑料袋勒住的疼痛把她重新带回现实。她也不管李老太婆说到哪,直接问道:“你家孩子给你带月饼了吗?”

“啊?”李老太婆瞬间语气错愕,随即眼神闪躲地说,“那东西,我老家不吃的,我一直吃不惯,他们都知道,不会给我带的。”

“这样啊,我先回去了。”

赵老太婆拎起装菜的塑料袋和自己的布包,快步离开了。她感到自己的骨头再次嘎吱作响。与此同时,她隐约听到了几声鸟鸣,几乎能看到那只有着绿色尾羽,在她喂饭时啄伤她无名指的鸟。

午饭时,玲玲和她抱怨道:“外婆,亏得你今早出去了,隔壁吵了一个上午,听得我头都大了。”

“是吗,吵什么啊?”

“还能吵什么,争房子呗!要是他家老头真咽气了,要和他们做邻居,那可有得受了。”

“说什么话呢!”素芬连忙阻止她,“你外婆经常说,隔壁李奶奶过得不容易,我们要多关照人家,对吧?”

“嗯。”

听出了回答的心不在焉,素芬又继续问道:“妈,那月饼送出去了吗?没送出去的话,我下午让玲玲去送?”

“不用了,”赵老太婆回过神,“她不需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奶奶,我给您带五仁月饼来啦!这可是我跑了好几...”还没说完的话被涌向病房的人流吞没了。 “准备一下后事吧,老人...
    花下人阅读 5,203评论 0 1
  • 中秋节10块钱一个的月饼,国庆假大促销,卖1块钱一个,小区门口的超市搞了一个月饼大清仓。 住在一楼的王大妈听说了,...
    幽默搞笑故事王阅读 984评论 0 4
  • 梦游颐和园,太后赏月饼 作者:执笔简而言之 一直以来,我不敢妄议慈禧太后,因我不是历史学家,也就不得妄下雌黄。而我...
    执笔简而言之阅读 49评论 0 0
  • 今天是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突然想问问我外婆,你喜欢吃月饼吗? 小时候总觉得长大了会很好,会有钱买戏台子边的炸串串和...
    一个酒鬼老汉阅读 2,586评论 0 0
  • 每每到八月十五,脑海里就不自觉地想起儿时的那首歌谣“八月十五月儿圆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块...
    遇安原阅读 4,64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