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春文学
回顾过往,自己看的最多的书就是青春文学,励志题材,最喜欢的作者也是刘同,张皓宸。可能很多人觉得青春励志的书就是全篇鸡汤,读完后并不会增加技能也不会学到知识,只是在消遣时间甚至还会影响自己让自己有太多的不切实际的天马行空。这类题材的书没有像名著一样有内涵又没有像工具书有实用价值,但是它最接近真实生活,最能产生共鸣感。就像刘同所说:“你青春里的所有疑惑,都曾是我的问题。”看别人已经经历过的青春来反思自己正在进行的。过几年可能自己不再青春以后就不会选择这类书籍,因为可能再也找不到正在经历的那种共鸣了。鸡汤可能矫情但是也会产生影响,其中传达的意图还是充满正能量的。在你愁眉苦脸的时候,这些话语与句子还是会有激励作用的。
关于《我在未来等你》
这本书打动的我的地方是刘同写这本书的动机:“如果回到十七岁你会对自己说什么?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这本书也就讲了三十六岁的主人公因为厌倦了自己现在的生活,在机缘巧合之下回到了自己的十七岁,成为了十七岁的自己的老师,他想通过这个机会,告诉十七岁的那个自己应该怎样进行努力和选择,改变以后的发展,让十七岁的自己不会成为他现在自己都讨厌的样子。但是在相处的这几个月来,十七岁的那个自己告诉他想成为他那样的人,这一刻主人公郝回归开始正视自己,原本想改变十七岁的自己来转变人生,但却被十七岁的那个少年一点点的影响,改变了观念找到了重拾自我的方法,所以作者想对十七岁的那个少年说,我会在未来等你,用最好的样子等着你。
关于自己
虽然我离自己的十七岁还不算遥远,但是确实已经离开了那个年纪,而且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也总在怀念那个时候的生活,让自己想如果我的十七岁没有那样做,是不是就不会发生现在这些事情,自己是否会更坦然,更自在,更像自己。这可能也是这本书让我觉得感触很深的原因。
书中有一句话说“如果你回到记忆中最鼎盛的样子,就会发现那和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总是把美好的东西过于扩大,让其夸张甚至在自己心里神化,也就导致自己总是怀念那时的美好,其实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好,或许你现在并没有比那时差,只是自己总在盲目怀念。
“比起优秀,我更想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我总是认为想让自己十七岁那时没有做什么事情,什么决定,是为了改变现在自己的窘境自己觉得自己的失败。但是从书里我觉得,这种想法是在逃避,逃避现在的问题,逃避现在的自己。并不是真的觉得现在的自己很差劲,是已经不知道该怎样做真实的自己,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让自己沉默,让自己变得孤独,其实你身边的一切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
刘同也在网上做了对十七岁的自己说些什么的征集,一个网友的评论我十分认同:“别想那么多的对与错,反正哪段人生你都预料不到”,就算当时没有做现在觉得后悔的事情,你也不能确定这样发展的人生就比现在好。所以现在的你,都是那时你想成为的样子,现在的生活,都是你那是想要的生活。对于十七岁没有遗憾,对于现在没有后悔,一切都是该有的样子,只要自己能够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