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之前就在群里看到小伙伴们推荐flomo,但是一直没有上手。一是因为已经有了记录的工具,不管是印象笔记还是手机的备忘录或者偶尔的纸笔书写,我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再添加更多的工具了。二是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虽然信息时代实时信息保存与共享非常便利,但是信息的泄露却也是常有的事,感到无法彻底信任市场上以盈利为导向的公司。于是尽管群里几次讨论火热,却仍然不为所动。直到上一周群里再次推荐起flomo,还有荃姐的文章,我怀着好奇的心理终于注册了它,并开始使用。与此同时,我也遵循群友们的推荐,阅读配套的《卡片笔记写作法》一书。除了群友们大量积极的使用反馈,仔细回想,决定尝试使用的深层原因还在于自己心中一直的困扰,感到自己记了很多东西,但是存在许多问题,比如位置过于分散,导致出现重叠或者归类混乱的问题;此外,所记录的内容大部分没有发挥用处是另一个痛点,花时间阅读和记录的文章,观看的视频,偶尔的想法……它们自从“诞生”那一天就宣告了“死亡”,在后续很少再次利用起来。而flomo则宣称它可以帮助用户解决这两个问题,并且与微信绑定,随时随地保存任何的奇思妙想亦或胡思乱想。
今天距离我注册和使用flomo已经过去八天了,总共记下24条memo,平均每天3条。 但这些记录主要还不是细碎的无厘头想法,反而是有条理有标签的关于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思考和问题。我在使用工具上会有一种“洁癖”,一个严肃的工具不可以用日常的琐事来填充,比如最近要去一趟医院,某件小事引起的情绪波动等,若非当成素材以成文,就只能在手机的备忘录里当做非正式记录。而flomo作为一个新工具,天然具有此种严肃性,我必须条分缕析、清清楚楚郑重写下每一条内容。可一旦如此定位,我又该如何分清flomo和印象笔记对于我而言发挥的功能呢?
作为印象笔记近四年的用户,我十分喜欢印象笔记的自动保存、多端同步、笔记本/空间、单独窗口编辑等基本功能,在撰写毕业论文期间,印象笔记更是作为文献笔记工具陪伴了我整个时期。参加周更以来,印象笔记也逐渐成为“草稿本”,储存了我所有的文字底稿。因此,印象笔记的定位应该是记录有关工作与生活当中最重要的、具备系统性的信息。而flomo恰好可以作为补充,无论是日常的思索还是从网络、书籍中获得的启发都可以以便捷的“标签”加注,从而自动归类汇总,也可以利用“每日回顾”功能,解决此前的“信息产生即死亡”的问题。而一旦flomo当中片段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足够促成一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链接上印象笔记。在《卡片笔记写作法》一书的导论里作者谈到,现在市面上的写作书要么教结构、形式、风格,要么教心理战术——“如何在精神不崩溃的情况下,赶在导师或出版商拒绝再一次推迟截稿日期前完成作品”,但是却很少有一本书教人们怎么样去积累素材。借用一句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写作者没有素材如何写作呢?积累素材的过程就是记笔记的过程,是“写作的组织过程”。而书中介绍的卡片笔记法以及flomo产品设计的初衷便包含这样的目的。因此利用好flomo有望“釜底抽薪”,保障写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使用flomo对于我而言还有另一重期待,也是flomo的联合创始人少楠在该书的推荐序里提醒读者的一句话:重要的不是记录,而是更好地思考。单纯的记录仍然会流于时间,而只有经过思考的记录才能沉淀成思想。
一周的时间使用了flomo最基础的功能,尚未来得及进行深度体验。因此在文章的最后,我并不打算推荐flomo,此外就像我当初的历程一样,在恰当的时刻,你总会选择主动去“结识”而不再错过。我期待与flomo的“深度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