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吃牢汛期安全底线

林区洪水、地质灾害隐患明显增加,对林业安全稳定构成严峻挑战。全面维护林草产业汛期安全底线,带头带头,积极作为,拉紧林区“防汛弦”。

全面细致部署,因时制势精准施策,吹响了防洪“集结”的号角。在林区防汛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当务之急是加强横向和纵向协调,全面系统部署防汛救灾工作,定期对林业和草原行业汛期工作进行提醒,密切跟踪气象、水利等部门的洪情信息,实时动态监测全国降雨、水情、洪情变化,有效实现主动应对。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信息收集、分析和传播工作。在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地区,党员干部要带头加大监测力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启动预警响应,组织应急响应,将“时时感到不安”的责任感转化为“凡事有底线”的行动力量,充分保障林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同时,要以“安全生产月”为载体,深化一线宣传。通过防汛知识讲座、布告栏、新媒体科普等多种形式,向群众答疑解惑、发放材料,切实增强森林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实践将党的关怀传播到森林的每一个角落,巩固全民防汛合力。

全面排查隐患,加强关键环节管控,筑牢安全“压舱石”。安全是发展的基础,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发展壮大。根据文山林草实际情况,对全国林业系统应对当前严峻的防汛形势,切实开展防灾工作,密切监测防汛指挥部动态信息,严格履行行业监管责任,树立“隐患即事故”的理念,扎实推进林区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党员干部要主动担当,聚焦重点林区地质灾害现场,保持高度警惕。应对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应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加强预防措施;对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地区,组织管理单位要加大巡视力度,由党员干部带队巡视;提醒现场人员密切监测天气变化,配备安全防护装备,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同时,要加强山地巡林保护、科研监测和夏季森林草原旅游安全风险防控。在旅游旺季,应在森林景区入口处设置专职人员,及时提醒和纠正游客的不规范行为。通过不断推进森林和草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反复发现和纠正隐患,并利用广播、电视、b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普及风险规避知识,灾害风险a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