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以为,到了大学一定会写很多很多文字,然后到了某天可以用铅字印出来,而事实上,我已经放弃了笔和本子,不去想不去写。
其实我看的书不多,看书的高峰一个是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看了不少本外国名著,还有郑渊洁。第二个就是直升高一那段,开始看点村上春树的书。哦对,还有初一那时候会常看新概念作文选,感觉我的文字风格都是深受新概念的影响。于是我以为青春会有刻骨铭心的感情,会有两个人的天台,会有个和我一样写着东西的同好,会有夏天的聒噪,冬夜的星空,会有一起在用耳机里听歌的画面,等等。
说起来,真正写东西是在直升高一的时候,那时候的文字夹杂着对高中生活的新奇的享受,以及大半的,对初中那段说不清楚的感情的怀念。直升那半年,加上随笔和小说,大概写了十万字。不是很多,但对我来说真的太多了,因为再没有一个时候写过这么多字。
那时候心情浮浮沉沉,缘不过是因为字里行间思念一位初二时出国的朋友,异性。之前看新概念的时候有个作者写过几个名字剧情都差不多的故事,那时候才明白,之所以不断的在文字里提到只是因为,对那段感情抱有幻想,我用那么多字,和一段回忆谈了段恋爱。那句话怎么说的,时间会磨掉他的不好,你回忆起来的,只有他的好。嗯,那时候就是这样啊,时不时就会想起一段段在一起相处的画面。住校生,初一到初二,一年半,在那个年纪离开家到异地上学,其实有点感情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好像在给自己开脱,因为我不想承认曾经把这样的感情与喜欢划等号。说得远了,嗯,直升的时候,曾经用文字设想过和他的相遇,异国他乡,故地重游,什么样的都有,在一起的不在一起的,结局也千奇百怪。我只是还走不出这段回忆。
后来就和一个小学同学联系上了,玩的挺好的。然后就渐渐的减少初中那位少年的戏份。那时候刚开始接触二次元,和他共同话题也多,假期的时候聊天到深夜,他在外地实习我在深夜学习,刚好成了各自的唯一。可我又不想跨过那个界限,就这样拉拉扯扯到了高二,那时候随笔里更多是提到他,互相传阅的随笔后面是几个朋友的评论,都在说你们在一起吧,可我也妄自菲薄过,最后就拉扯的到了高三。高三的时候压力挺大的,他也已经回到学校,刚开始打电话是因为学校的电话卡有了固定消费,不习惯给家里打电话于是打给他。然后就有了打电话的习惯,每天学的多烦在电话里和他抬抬杠心情也就好了。然后到了后期感觉这样依赖不太好,也觉得他那边回应也挺冷,就慢慢的一周打一次,再后来忙起来一个月一次。怎么说呢,就是有时候没话说了在听筒里听对方呼吸也不觉得尴尬,挺安静的。所以后来每次过生日送礼物给他,附字的时候总会提到那段电话,因为的确感激。
但到了后来就不想在文字里写他,因为我渐渐悟到写得越多陷得越深,于是尽量在文字里避开他,假装生活里并没有受他多大影响。
再到后来上了大学我玩了剑三,虽然他也玩,但圈子不一样了,没什么交集,也没什么话需要打电话说,就这样吧。只是假期回家的时候偷偷聚一聚,本来是想到了大学就和家里介绍这个朋友,但是家里好像还是不能理解不是男女朋友的男女关系,上上个假期就报备玩了两次,感觉家里就不同意,所以到了大学,居然还要偷偷摸摸的出去玩--
说起来为什么不再写下去,因为写的越多陷得越深,被感情欺骗着以为这就是爱情。这么想想也觉得自己也挺冷漠的,太理智,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