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 和一孩妈在外面匆匆遇见,我俩打着招呼, 寒暄了几句,妈妈让4岁的宝宝:“这个是罗阿姨, 和你玩过的, 你打个招呼啊?”
4岁的孩子以往打过交道, 但是和我并不是很熟络。看着我, 没有出声。
街上的偶遇大家时间都有点赶, 我急着去地铁站 她看着也要急着走,我们就这样分开了,她牵着女儿,一句话匆匆飘到我耳里:” 你怎么叫人你都不会啊?你怎么这么不懂礼貌啊, 罗阿姨你不是认识的吗?我们还一起吃过饭呢.......!”
类似的场景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有木有?每当这时候, 我真的忍不住想说一句:“妈妈们!请停止对孩子的降维打击!
“降维打击”这个词 最开始来源于刘慈欣的小说《三体》, 里面有个“二向箔”的东西可以把所有接触者从三维降维到二维,是外来高等文明用来打击太阳系人类文明有力武器,当人类无法适应二维的时候,地球人类文明的毁灭也就是必然。这个思维方式现在普遍的被用在了商业模式的设计和行业竞争中.
这里我联想到了另外一个概念:基于我们的大脑处理事情有不同的理解层次, 罗伯特.迪尔次由此发展出来了六个不同的理解层次, 具体如下:
该模型在日常生活中在解决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个通俗的运用说明是层次越低的问题, 越容易解决,当问题升至信念或者身份层次时, 解决会困难的多。也就是说:我们建议当发现问题需要解决时, 尽量将问题往下一层次细化分解分解.
可是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的父母老师却是可了劲的反着来用啊!
比如, 孩子做题做错了, 你说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都不会?”
又比如: 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给别的孩子,你说:“你怎么这么自私!”
再比如: 孩子不爱剪指甲, 你说:“你怎么和你爸爸一样, 你们王家都是这样,邋里邋遢,从来不知道讲究生活品质。”
孩子吃好吃的没有让长辈先吃:你说:“你怎么这么不知道孝顺!”
孩子见到朋友没有张口叫阿姨, 你说:“你怎么这么不懂礼貌!我看你这辈子也就..... ”
类似的场景, 父母们,你们见过没有, 说过没有,做过没有?
在《三体》中,降维打击包括两层意思:第一,高维空间对低维空间具有碾压的能力,而相反低维空间只能任人宰割,于是优势文明打击同维度实力弱的文明使用的方法就是迫使他们降维;
第二,高维度文明中的生物打击低维度文明的生物是易如反掌的,就像人类攻击一个低纬度的蚂蚁一样(人类比蚂蚁多了智力维度、工具维度等)。
当这些身份性质的评价来自于幼年时期他们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父母, 老师等至亲的人。 这怎么看父母的以上言语都是降维打击啊!
青少年时期,孩子处在对世界认知,同时建构自我的阶段,这时候他开始意识到“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进行自我的认可和信心建立的时候.从身份层面上进行的打击, 尤其是来自于至亲的人,会对孩子的内在的自信自尊爱自有着毁灭性的冲击,给到孩子正面的身份激励, 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如何的优秀的人,将会对孩子一生产生重大的积极正面的影响。
这一类轻易出口的降维打击, 很多时候就像投向心中的一颗颗小原子弹, 其对孩子认知自己有着毁灭性的打击, 日复一日, 孩子心灵的田野则满目苍夷。 很多的心理学也曾经提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长期的言语打击会形成一种成长性的创伤,更隐蔽而不易发现。
这种打击, 简直是杀人于无形, 碾压于无声啊!
其实要想解决问题很简单, 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当孩子有正面行为时, 父母及时发现闪光点, 将这些具体行为上升到身份层面加以强化:“就事论人, 对人更对事”,而当发现孩子的一些仅在环境和行为层面的小问题时, 我们仅停留在该层级或上升一个层级具体分析解决, 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就事论事, 对事不对人”.而不要轻易跳级到高层级.
所以,二维的事情在咱们在二维解决,不要轻易上升到三维。 行不?!
升维赞赏!
降维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