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40岁而亡,孔子恸哭。
对其的爱中带着敬佩。
颜回是仅凭孔子的喜爱及《论语》中描述就得以被称复圣吗?
是的,确实是的。
但是在这个人身上比之其他孔门学生其实具有更多的内涵。
“一箪食,一瓢饮”,有很多人的人生欲求就是这个,也本应该就是这个。
但为什么说这个的很多,做到的却很少呢?
换句话说,颜回的志向与其他人略有不同,志向远大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践行。
这个就是价值观。他志在何方呢?
上次在《命运》中说过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学“前人对客观世界的总结和对其的应对方式”,颜回这点和孔子一致,年纪轻轻就志在学,不在吃吃喝喝上。
这点和《论语》首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对应上了。
实际,能不能接受生活的贫苦关键在“志”在什么地方。
没有“志”只有箪食瓢饮那个就是躺平。
箪食瓢饮唾手可得,很多人只会说不会做,在于“没志”。
颜回的复圣、孔子对他的喜爱,自然跟他和孔子最像有关。
实际,这样的人,不单孔子喜欢,每个人都喜欢。
而多数人,大多是这三种情况:没志向,随遇而安;被物质利益牵着鼻子走,最终在物质结余之后追寻各类刺激;在有志和无志之间随着他人、随着压力情绪如定时炸弹般前行或飘荡。
直至王阳明喊出那句,知行合一。
实际,中国人的问题到王阳明那已经解决了,堪称中国的“哲学的终结”。
但在王阳明之后,这个“终结”无疾而终,直至现今,人类世界的认知从来没有被统一过。
这个是真正的大问题。
但是有一点一定是这样:认知,或者是感受就如同物质条件一样,邓小平爷爷的那句话,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认知也是让一部分人先有。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句话非常明显的说出了两点:一是箪食瓢饮对一个人一生来说足以了,本质底层需求就是这个;第二点就是无关贫穷富裕,人生的“乐”才是最重要的。
而这个“乐”跟物质条件无关。特别是在现今,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物质的极大丰富,对人类社会现实问题更靠谱的解释角度不在物质条件是否丰富,而在“刺激”。
理解现今的社会问题,周围人的言行从“对刺激的追寻角度”理解,不要从物质利益角度理解。
包括孩子的教育问题。
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孔子曰:何陋之有”。
《论语》也有颜回的“在陋巷”。
对应关系。
孔子用两千多年时间践行了这个事情。鲁国原本就是一个小国,没什么存在感,经济也不发达,而且存于乱世。
曲阜也是一个小地方。而它为什么跟其它小地方就不同呢?
不就是因为孔子吗。
现今的曲阜,你不能说游客如织吧,但是不少。而有多少曲阜人是靠此来获取物质利益。
陋室,陋不陋关键在人。
现代人连这都看不出来,这太明显的现实了。
看不见客观世界,这真是大问题。
至于物质条件和认知的关系,这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这个先不论述。
山岸
浮生梦,望远山,仰歧路,皆留岸。
7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教育14
教育 · 目录
上一篇补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