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器比成功更重要》第一章:生命是可以改造的——人人皆可成器

本章主要讲述两个重要的点。

  第一个点:许多人无法领略孔子讲学的精妙就是因为——心不在焉。通过三点来阐述:1、孔子教化的特点。2、学生资格生而平等。3、心不在焉就会学无所得。孔子正身以教。

  第二个点:人人皆可成器。孔子的人文教化,是极度关怀生命的生命教育。通过三点来阐述:1、列举庄子和荀子两个例子,说明要改造自己,了解生命。2、孔子的人文方法,放大生命的广度、深度、长度、亮度。3、学习改变生命的“道”,“道”的价值是至善。

   本章节主要提及了求学者的心态和孔子的人文教化,为下一节做了铺垫。

这里只分享一点:心不在焉。

    本章开篇就提到,为什么有那么长的一段时间,许多人对孔子不了解,许多人徘徊于孔门之外,许多人学了之后,没有办法领略其中的精妙?就是因为“心不在焉”。

   这四个字出自《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心在哪里?心不在了,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孔子称赞颜回为弟子中“唯一好学”之人,恐怕也是因为颜回的用心求学吧。

  这不得不提到孔子收学生的条件:第一,受教者需“束修”,就是15岁以上。第二,受教者需“自行”也就是说要自动自发,有主动学习的意愿,有积极向学的动力,只要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孔子都会教,不管是贫贱还是显贵,不管聪慧还是愚痴,孔子都能做到一视同仁。

    可见,对于心不在焉的学生,大教育家孔子也教不了,对于求学来说,一颗向学的心是最关键的。有向学之心的人是自觉的,总觉得自己有所欠缺,他们身上多了谦逊少了傲慢,多了内省少了迷惑,凡事向内看,有敏锐的觉察力,不外求。向学如此,其实万事皆然。

   一天,一起学习的好朋友说,小时候学习的劲头要是象现在这样足的话,应该都能考上数一数二的大学了。这句话听来让人不禁莞尔,但是真正的说到了点子上,对于不惑之年的我们来说,此一时彼一时的差别就是对学习的态度,就是“心”的差别,                                                                                                                       不过还好,我们都还算是有福之人,在有生之年醒悟了,还不晚。但是现在的孩子们呢?他(她)们会不会走我们的老路呢?现在的学生书包越来越沉重,眼镜的度数越来越高,睡的越来越晚,可是真正用心学习、主动自觉学习的有多少呢?这是整个社会都该思考的问题。

   “心不在焉”,第一步就该先把“心”找回来,有病就会有药,孔子告诉我们改变自己才是最大的成功,提出了人文教育,这本书刚刚开始,我们明天继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 Murder of Crows 乌鸦之死 麻省turnpike地区官方(MTA)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 有超过两...
    玄鸟羽飞阅读 2,126评论 1 1
  • 枕泉欲眠愈似清, 由柔入,自朗出。 聆音闭眸泉荡漾, 沉或雄,欲和心。
    斯宝阅读 228评论 0 0
  • 题记:风花雪月是四个人。风和月是故事的主角。 风抚花月照雪---引子 爱真 不关风和月 真心情 留在记忆里 真话语...
    fjbsoho简阅读 1,611评论 0 1
  • 让我苦等半年多的小说集。嗅其味道,暧昧到稠密,不负我的期望。一篇一篇来细说。 《波提切利之门》。这篇看到一半,我才...
    亚瑟王与圆桌骑士阅读 6,215评论 0 2
  • 我以为无人能懂, 无人能懂, 我的伤悲。 剔透的珍珠, 是淌过眼角的泪, 在静谧的夜里, 熠熠生辉, 却又灼伤了谁...
    西东鸭阅读 402评论 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