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usiness.sohu.com/a/239209613_481640
标题危言耸听,但差不多有点这个意思了。
行业里最贴近消费者,最能感受政策,感知市场温度的巨头已经意识到,中国房地产利润最大的一个周期已经过去了,下一个周期会来,但需要等待的一二十年不是一家明天就要生存的企业能等得起的,也不是一个人能等得起的。
无论当妈的心软不软,都要下手。
身处其中的个人也许不会有太大感觉,但gj需要考虑的是全盘不能出致命错误,
1、房地产
和所有的经济现象一样,房地产也有周期。
但中国的房地产周期似乎持续了太长时间,被人成为世界两大黄金神话之一,还有一个是美国股市。
但过去30年缩短了来看,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是经济增长带来的价值体现,这30年正好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每一个从0发展起来的gj都会享受这样的后发优势,只不过中国政府在发展上做的特别细致,特别认真。房地产同中国经济一道起来,为什么不能享受同样的红利?整体看,中国房地产不存在泡沫。
(1)楼市,刚需底。
中国楼市有一个特点,就是刚需底比其他gj稳固。好在,中国人是一个享受物质财富的民族,是一个注重家族的民族,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民族(自我不被提及),我们选择储蓄,选择土地,选择人情依靠来保护自己,这使得刚需的平均水平高于世界上大多数gj——自己要有房,子女要有房,这和享受自我的民族、被宗教统治的民族不同,他们的房子更偏向金融资产。
在中国改革开放后,自由市场的影响力变大,经济的加速发展带来一个必然结果——经济繁荣的时候,社会投资增加,货币需求不断增长,一切都会涨价,房地产作为经济的一部分也不例外——此时不是泡沫,是经济增长,你能说一分钱的冰棍到现在2块钱,涨了200倍是泡沫吗?
但这对爱储蓄的民族确并不友好,银行利率永远不会赶上经济增长,这个老实的民族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存下来的钱贬值了,钱和黄金毫无关系,钱是随着经济增长变多的,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除了政府判断不准的时候,大多数时候经济体发展,钱变多是合理的。
于是老百姓开始寻找不贬值,最好是增值的东西,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投资实体经济存活率太小,股市需要历练。买房,却是一个知识需求相对少很多的投资渠道。
(2)中国的市场,是不完全自由市场。
可以理解为,我们的政府为民族利益着想,又正好,以政府有的能力,能稳住房地产还绰绰有余(这里说一句,gj没有能力的事它也要做,这是政体决定的,gj最常用的手段一是供需两端注水,二是限售冰冻,等经济追上来。股市里也这么玩,但股市流动性甩楼市不知道几条街,这个注水效果立竿见影几个月就出成果,企业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成长起来呢?停牌也一样,难道停5年等企业成长?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逼投资者长拿也只能在楼市里实现了。),于是造就了过度投机被抑制、危急时刻力挽狂澜的楼市30年长阳的局面,除了海南泡沫等局部问题,下跌的事件几乎可以忽略。但有几个阶段,泡沫确实普遍存在,泡沫的出现,来源于繁荣,繁荣带来了财富的增加,带来了投资信心,循环加速。
房地产有泡沫,谁都知道,但为什么不破? 刚说了,泡沫不是时时存在,一段时间后经济增长会消化泡沫,在比较危险的年份,政策防得很好,消除了大幅下跌的动因——资金和信心不足引起的连锁抛售。但在15年之后,gj做了一件错的事,低估了资本的竞争和逐利,一下子扩大了泡沫。中国那会儿也意识到随着中国的强大,与原来世界老大的关系逐渐微妙,所以15年提出的“三去一降”,本来是看居民杠杆低,想把超高杠杆的金融部门和居民部门平衡一下,所以才有了棚改货币化,所以才有了三四线城市快速的去库存,但意想不到的是,gj鼓励的去库存,变成了gj给钱投机房地产,面对节节高攀无孔不入的房价上涨,再多政策都杯水车薪,等到老百姓耗尽了积蓄,把杠杆加到一个自己承受不起的程度,全民投机才有所收敛,疲累的政府此时发现,他想救的房地产,此时却在疯狂的造房!What?老子透支了自己人民的未来,人民的消费能力来给你们去库存,你们又在加库存?!身心俱疲的政府,终于在外忧内患中,选择下狠手——全面封锁投机。同时也封锁卖出(限制交易),人为冰冻市场防止危机产生。通州楼盘腰斩,是房地产资金链紧张的一个缩影,不是抛售造成的,媒体播报的还挺多,杀鸡儆猴。
个人看法,如果经济不出大问题,最多增长得慢一点,楼市全面危机不至于。但未来最大的投资机会不在
我猜,政府可能也和那些大的房地产商谈过了(我猜的没有依据)这次万科公开提转型,释放的信号,不仅是自身生存所迫,也是gj意志吧。
再说一句,gj其实很好了(好吧我不觉得),老百姓大多数资产在房子上,都不忍心看我们损失,但是好心做坏事,大家被养懒了。多点危机,才能多点危机意识。
总结:
(1) 需求:人口增长的缓慢和这一波全民买房的消化,刚需红利大不如前
(2) 经济:中国经济增速已放缓,新的经济引擎还未成熟,适逢中美实力对抗的关键时刻,中国经济不太好预测。
(3) 政策:在不引起系统性风险的范围内,不能扩大危机,还要缩小危机。中国经济已经是房间里的大象,扩大危机等于是给其他有想法的gj下手的机会。
综上,区域性、概念性机会有,全面黄金时代已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