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验证用户名流程:
1.添加脚本
image.png
2.测试计划-改名,如接口测试
image.png
3.添加HTTP请求默认值
image.png
4.添加线程组,并改名
将所有要测试的接口分类,如功能测试、流程测试
image.png
5.按照层级结构,添加简单逻辑器,并改名
一个简单控制器写一个功能点,如
校验用户正常流全字段
校验用户异常流为空
校验用户异常流用户名已存在
image.png
6.在简单逻辑器里添加http请求,并改名
发送模拟请求
image.png
7.在每个http请求里添加响应断言
- 响应文本,包括、substring用法一样
-
否,指与所写断言不同
1535448061(1).jpg
8.在测试计划里添加察看结果树,并放置最后
image.png
9.根据接口规范,确定接口信息,协议、IP、端口、请求数据格式、调用地址
image.png
10.在HTTP请求默认值里填入协议、IP、端口
image.png
11.在http请求里选择协议类型、填入调用地址
image.png
12.传参:
-
get 在调用地址里传参,以?开始,用&连接
image.png post 在body里传参,以键值对方式传参“字段名=字段值&字段名=字段值”
13.根据应答报文填写响应断言
如,应答报文结果有“0000:成功”和“非0000:失败”
15.运行http请求,察看结果树,察看响应数据,绿色图标为成功,红色图标为错误
用户自定义的变量
1.可以随机选取变量
image.png
2.设置变量名、变量值,就引用变量名执行操作
- 变量名称:定义变量引用的名称,如设置变量名为usernameID,在HTTP请求内引用为${usernameID}
- 变量值:给变量赋值
- 添加:添加变量行
-
删除:删除变量行
image.png
image.png
3.作用范围:当前的线程组内所有HTTP请求都可以引用变量
4.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号以及接口共同的请求路径部分,作为变量引用时,需要在路径填充表格的最前面添加两个斜杠“//”,不加的话会引用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