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让明霞走上了一条生命自觉与专业精进的道路。她说她没有写作的天赋,她反对无底线得发表文章。写文章不是为了发表、为了出书。如此优秀的人,以一线老师自居,一下子把学员的心拉近了。她认为自己不能只当生物教师,她给予学生的不止是知识、能力、态度,还有三观,她认为一个教师是需要不断地变化,不能只有学科上的积累,更要有自己的生命成长。最终她把自己成长了自己的老师。
从她的话中,我读到了她是实实在在地做,用生命在做,是生命书写生命的成长。很接地气,这让我们觉得名师通过努力是可以靠近的。
接着她从五个方面与我们分享她的写作成长经历。
一、我的写作史
一次她与学生聊着天上着课,发现有东西值得写,于是她用心地记录下来。第二天的课,她又发现也有可以记录的地方……就这样她每天记录着。也许这让她找到了成长的最佳方式。就这样她越用心思考备课,值得记录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她除了了写课堂,还写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学生故事、校园的故事、生活故事……她的记录平台从教育在线论坛、新思考网站成长博客到1+1教育博客网。她通过记录与他人交流,过滤了烦恼,反思、改进了教育教学,更主要是她积累了方方面面的内容,收获了多样成长。很快,二零几年她就出了自己的一本书。
寻找可靠近的地方,反思自己与她之间的距离。我也是《开学第一课》比较用心准备,用心记录,十多年来一直是这样认真对待的,但是我并没有每节课都像明霞老师这样用心备课,用心记录。现在想来,我在这博客发表文章,也许只是一种存在的方式自居,我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过多的思考,和较为成熟的做法。这就是她为什么08年在1+1社区建立博客之后很快就出书,而自己这么多年后还不能的原因。
一个是自律的能力,二是成长的意识。可以说还有源于她阅读了张文质老师《生命化的责任与梦想》之后她找了自己成长的方向。
二、写作让我学会观察、思考与研究
她说,通过记录,学会了观察、用心备课、思考如何上才精彩。写学生,她就关注学生、关爱学生;写校园,她发现教育无处不在;写生活,她感觉生活如此的美好;写行走,她感受到人生处处皆风景。
现以课堂为例,记录她的研究。她从课前准备,研究出需要整合四个方面的资源:文本资源、生活资源、生成资源、网络资源;她从走进课堂研究得出了“生命必须在场,必须热情投入,互动成长”等。还有师生关系、课下作业、课堂效果。她研究出了独自的成长模式与体验。她认为课堂效果应该不是高效的,而是以安全,没有恐惧的,精神愉悦的成长更为主要。
在此的基础上,她又研究出生命化的课堂即生态课堂、生活课堂、生成课堂、文化课堂。
明霞老师与此同时,还分享了一个故事:一次外出讲课,同参加活动的一位老师对她说:“文科(如语文、历史等)的课堂可以传递文化,理科(尤其是你教的生物课)怎么传递文化?”这促使她进一步思考:理科教学的文化在哪里?如何让文化浸润所有的课堂并使之代代相传?思考后她更确定了自己的想法,理科也是有文化的,她还进一步确认:“课堂教学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更是浸润文化和传承文化的过程。教育者唯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教学中摒弃功利思想,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把学生放在首位,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
观察与思考,再加上用心做,让明霞从教学走向了教育,做一个真正的教育者。
以此联系自己,这两三年为孩子们记录成长故事、写好孩子的成长故事,我必须去思考怎么促进他们成长,思考他们有好的变化,如此才有内容可记录。
开学第一课我与孩子们彼此开启了心灵旅程。我告诉他们我的名字里寄寓着奶奶的期望,接着把《受伤的兔子与比尔.盖茨》和一则潜能开发的故事与他们分享,然后提出新学年的新计划,并表示自己会竭尽全力地去帮助他们成长;以视觉感、形象型的视频和演讲,引发“心困生”的同理心,如《小鞋子》《死亡诗社》《天堂电影院》和邹越教授《让世界充满爱》等;走访大自然、到木匠工地去、参观海船等也成为我引领孩子成长的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有针对性地引导、帮助他们,每天我会安排两名学生谈心——我会根据孩子的特点及需求事先准备话题,孩子也事先准备自己需要跟我交流的话题。我引导小组间、同学间每天留意同学们的闪光点,并如实记录;同时学习《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里的做法,给家长书写神奇字条。我还与孩子们做读写挑战,30天克服坏习惯的挑战。
明霞老师的讲座让我肯定了自己成长的方向是对的。同时我也应该加强课堂教学这方面的研究、记录。这个学期第一个月我用心的记录四篇,正在想接下去该怎样来完善这一手记工作以及自己的课堂教学,明霞老师的讲座正好给我一个有力的引领。
三、写作让我从一个人到一个团
打开通往世界的窗口即寻找尺码相同的人,寻找榜样,开阔视野。她组建孙明霞名师工作室,现在在全省各地已建立了20几个工作室,每个工作室虽只有一个徒弟,但他们各自都带出了自己的骨干团队,现在已经发展道有近百名优秀成员。”“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孙明霞名师工作室就是这样的如雨中的草儿、花儿汲取雨露迅速成长。
这些年,我在二实小学做共读活动。我和学校读书会的成员共读的书目有王木春《过去的课堂》、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谢云《阅读照亮教育》等,书友们聚集在学校的心天地阅读室,咖啡、水果、甜点,伴着书香,还有窗棱跃动的阳光。大家喜欢在这样的意境里聊聊学生,聊聊孩子,聊聊教育,聊聊自己。
与俞副、慧儿策划了的朗诵会。通过朗读,促成了一种热腾腾的生命状态。我们感受到,每一位老师,都是自身才学与个性的真实展示……优秀的书籍就是一道风景,它带给我们更多甜美的声音和深层的思考。
邀请厦门素书社成员:厦门湖里区进修学校陈荣艺副书记、厦门海沧教育局孙明云副局长、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欧阳国胜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朱永通老师以及东山一中福建省特级教师、省级名师王木春老师到我做《论语.学而》细读读书报告。主讲人欧阳国胜,他从 《论语》与教育这个视角来解读,思考深邃,很有实际意义。就《学而篇》第一句,他分享了学习之乐的三个层次,学习与教育的三境、学与习的不同,何为君子以及现实教育等主持人朱永通老师说很有穿越感,现在的很多理念在孔子时代就奠基了。陈荣艺副书记、孙明云副局长、特级教师王木春也分别联系实际关于人的培养,从不一样的视角分享。我们与会的老师们则与素书社的成员探讨小学如何上好《论语》课程……
去年共读共写谢云《阅读照亮教育》,因为有不少新成员,举行了读书会新学年的开班仪式,与大家分享了《阅读照亮教育》的阅读计划写作计划,鼓励大家主动地学习、思考,做到读写结合,有所思便可记录下来,旨在养成习惯。建议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利用读书会、教研组活动等时间与其他老师分享读书心得,可谈学习体会、感悟,积极提出思考性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让自己的专业日趋成熟。集中交流时,每个章节又安排了相应的骨干教师做导读或主题分享。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主观意识去审视感受文本内容及思想感情,我想这样的引读更加多元化,很容易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确实是如此,每次交流老师们意犹未尽,聊至很晚。
书会成立了六人的编辑组,每周确保悦读共同体公众号刊发教师一文读心得。编辑们看稿排版,指点构思、润色文字,与作者一起反复修订,成了每周的功课。大家尽心尽责,尽管辛苦,尽管疲惫,但喜乐着幸福着。
很高兴的是,这一以后老师们抱着积极开放的心态去体验教育生活,反思专业领域的问题。融入自己的思考、观察、行动,有了更好的观念与行动。
这个学期到新的学校——文昌小学,我也组建了这样的一支团队,同时也有外校的老师要参与进来。这样的共读活动,我愿意继续做下去,适时的时候,有能力的时候,再扩大团队。
谢云说:只要我们能够聆听到内心的声音,聆听远方的召唤,只要我们愿意出发,从脚下开始,我们就一定能够让自己走的远些,更远些。雅思贝尔斯强调:教育是须有信仰的,没有信仰是不能成为教育。即对教育应有虔敬之心。我相信以阅读为灯,滋养心灵,培植对生命的敏感,会有信仰,并逐渐地趟出明媚的教育路来。我想这也是我组建读书会的目的。向一本本书走去,不管现实有多骨感,它让我们学会在夹缝中做最好的自己。坚守一份清静,做个内心干净的人。
最后一点是关于写作之道。
明霞老师说她的写作之道:求真求实,情动而辞发。她所写的就是她所做的,她所思的。我感觉她的写作是真实、真诚、真情的。我极其赞同这样的观点,因为我只有通过做事才会记录的人。这些话似乎在召唤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