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花绘——芍药
小时候,家里紧挨着水井的花墙下有一大簇芍药花。每到春天,在地下宿了一冬的根(长得像红薯一样)开始发芽,然后以每天可见的速度飞快地长大。端午来临时,那些花骨朵像约好了一样竞相盛开,硕大的粉色花朵摇摇地缀满枝头,花香飘满整个院子。母亲和孩子们得闲时都爱蹲下身去闻一闻,那香气实在迷人。年迈的祖母则会在端午节的清晨,踮着小脚踱到芍药花前,细心地采集花瓣儿上的露珠儿,然后抹在眼睛上,说是可以明目。
那一簇芍药,真是一大家人的喜爱。
小时候家里的芍药花就是这样的
芍药情结由来已久,后来一直想在自己家里种上一丛,奈何缺乏宽厚土壤,未免心有憾憾。上周团花见有芍药,欣喜不已,果断团了两束。醒花后初见花开,枝头朵朵洁白,虽不及故乡粉色花团锦簇,却颇清丽可人,且花香如故,不由人不欢喜。
有一次在外地看到盛开的牡丹,竟和老家的芍药极为相似,以致很多年我都分不清楚二者的区别。
上周团的芍药花已盛开
直到画这幅芍药花时,才知道它与牡丹虽花型相似,枝叶差别却很大,牡丹枝干木质较粗,叶子较宽,多为掌形,而芍药的茎和叶都很修长。这次画的这支与团的芍药花为同一品种,叫作莲台形芍药。
古人评花:牡丹第一,芍药第二,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因它开花较迟,又称为“殿春”。
芍药还有将离、离草等别名,其花语亦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
而此时,我还在想着有一天可以在家里种一簇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