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春联好,遇见寒风也无恼。
喜鹊衔枝重寄飞,梅花散蕊初分晓。
白云放志群空高,垂柳飘零独步老。
浪子规家入梦回,蒙蒙细雨把心找。
一进入腊月,墨香缭绕。无论在超市商场还是农贸市场,到处春联、中国结、灯笼……一片中国红印入眼帘。看见这红红火火的景象,预示着年已近,不由得开心写满脸上。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一年的开始,也是一年的结束。俗语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人们在外劳累奔波一年,就是为了春节回家,一起过个热热闹闹的团圆年。说起过年不由得要提起春联了,就是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门上贴的门对。《后汉书》记载五代十国起叫桃符,也叫春帖。很久很久以前,传说贴门对是为了吓跑“年”这个怪兽,从此人们过上了平安幸福的日子。
春联,它要求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它是过年的标志,也是人们的向往,更是我国文学智慧的结晶。
宋朝 王安石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上大红春联,不管是城市里的高楼大厦,还是农村的土坯房顿时能让房子熠熠生辉。即使家里老人去世,依然要贴春联表示过年,第一年贴黄色纸,第二年贴蓝色纸,第三年绿色,三年孝期过去就可以贴大红的春联了。
古时文人骚客在辞旧迎新时,一定会亲自给自家写副春联贴上。相传在清朝末年,浙江宁波府有个德高望重老医生,过春节自己写了一副对子,上联: 但愿人长健,下联: 何妨我独贫,展现老先生的医德。
贴春联不仅讲究寓意独特,还希望字写得好。都知书法家王羲之字好,很多人欲求一副而不可得,故常在深更半夜去揭他家春联。据传有一年春节,他刚贴上: “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他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副写的是:“莺啼北星,燕语南郊。”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今就是除夕了,家人着急他却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副太不吉利只好趁夜色溜走了。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我没有王羲之的笔道,但我每年还是坚持自己写春联,由自身喜好抒发情感为妙。前几年我曾写过《过年的味道》,也介绍了我写春联一事。那时我十来岁,每年年三十早上,大人们就开始忙年饭。家里有前门后门前院后院,大门对都已买好。但,所有的窗子要贴“福”,把福倒着贴,别人一看就说你家福到了,图个好彩头。柜子上要贴“吉祥如意,万事大吉”等吉祥词。灶台贴什么灶王爷一些好话,现我也记不清了。米缸所贴“稻谷满仓,年年有余”这些都是我写。包括祭祖台上贴的《祖宗在上……》具体什么我也不记得了也是我写。现在想来那时字确实不堪,主要就是图个红火。我大哥拿出买回来的红纸帮我裁好叠好,我就开始写,写好后打好浆糊帮着贴。
后来我成家,婆家过年不兴贴门对,虽平时没时间拿笔,但年二十几晚上,我仍把买来的红纸,自裁自叠写几幅,除了自家门上贴好,到公公那边坚持贴上。自从前年春节,我静下心帮亲戚朋友,女儿学校及所有老师写了春联。帮女儿学校大门写的门对有: 智慧开启读书门,趣乐点亮天才心。还有一副: 智览千册书,趣学万宗卷。横批就是她学校的名字《智趣堂》。还有给她爷爷家写的: 四世同堂享天伦,八方祥瑞福寿多。我还给自家定制了一幅: 墨香盈袖快乐多,诗情画意春风来。横批: 惠风和畅。字写得还是不咋滴,但每幅春联自创,祝福满满的心意。当时为表歉意写了一首七绝如下:
字里行间书道薄,心牵祝福桂香多。
今年亲友请海涵,妙语连珠再韵娥。
正在信心满满之时,去年春节前右拇指跌伤不能拿笔,我女儿学校也没贴春联。今年我已卷起胳膊准备大写,不管字好与不好,总比千篇一律印刷的有意义,很享受那份墨香缭绕的快乐。
现在人民生活日益提高,平时像过年,过年像平时。不放烟花炮竹,贴春联再没兴趣,那以后的孩子,不知从何而来,又不知今夕是何夕。
——2020.1.4.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