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指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因村制宜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增强村级发展“造血”功能,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新时代新征程,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更需要精心规划、悉心布局、笃行不怠、久久为功,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绩。
明定位、强服务,激活人才发展动能。大力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发挥驿站在宣传学习和贯彻落实各级乡村振兴人才政策措施,为有意向来清创业就业的人才、本地人才和柔性引才提供沟通交流平合,同时重点开展信息摸排、产业人才对接、交流洽谈、农业技术培训、就业创业咨询与指导等人才服务活动,促进人才供需双方信息互通、双向选择、精准对接、有效合作,做好联系、协调和服务工作。驿站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驿站寻求谋划推进乡村振兴产教融合创新中心建设。打造“政、院、校、行、企”多方共同参与建设集农产品推广销售、乡村振兴教育实践、科技人才服务于一体的服务中心。二是创办党政人才培训交流品牌“星空大讲堂”暨乡村振兴大讲堂,进一步拓宽党政人才的教育培训渠道,按照“镇党委+驻镇单位+乡村振兴”联动联培的工作思路,提升全镇党政人才思想境界、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履职本领、提高综合能力,共同打造全镇党政人才教育培训新平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品牌。
引项目,重孵化,打通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一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根据要求完成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争取纳入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逐步建立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形成以特色种植、特色乡村、特色民宿、特色文化、特色休闲观光、特色研学旅行为一体的优势路线。二是继续向相关职能部门争取资金、政策支持。建好项目库,用好、用活驻镇帮扶资金,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注入乡村振兴基金,争取更多的乡村振兴用地指标等关键政策倾斜。要用好镇村干部力量,协调解决民事问题,为项目实施保驾护航。
夯实基础实施,打造宜居宜业大美乡村。加大资金在乡村倾斜,抓好农村集中供水、村内道路硬化、亮化工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630资金和社会资金,完善学校、卫生院、养老院的基础设施。继续探索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建成、升级一批示范村、特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