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三国时期魏国唯一能与诸葛亮匹敌的文臣谋士,诸葛亮北伐曹魏,在第四、五两次最有威胁的出兵中,都是因司马懿的巧妙拒守而使其无功自撤。
同时此人有惊人的洞察力,当诸葛亮遣使求战时,司马懿不谈军事,问使者:“诸葛公起居饮食如何,一顿能吃多少米?”使者说:“三四升。”然后对问政事,使者说:“打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都是诸葛公自己阅批。”经过一番不经意的询问,司马懿对人说:“诸葛亮将要死了。”果然,积劳成疾的诸葛亮于当月病故于五丈原军中。而蜀国声势浩大的第五次北伐,就这样被司马懿拖垮了。
司马懿死后,他的孙子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晋,改年号泰始,成为晋朝的开国皇帝。而司马懿也被追封为宣皇帝。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而在明朝冯梦龙编写的《古今小说》中却对司马懿有这样的传说记载:蜀郡益州有个秀才叫司马貌,空有一身才学却郁郁不得志,到了五十岁还一事无成。有一天内心郁闷的他醉酒后写了一首《怨词》,其中有两句是“我若作阎罗,世事皆更正。”吟咏数遍后将诗稿焚烧了事。
不料,此事被夜游神探知,就给玉皇大帝打了小报告。玉帝大怒,要治司马貌的罪,幸而太白金星规劝玉帝,说让司马貌代理阎王半天、以试试此人的才能,若只是个口出狂言的庸才再治罪也不迟。玉帝听从了太白金星的劝告,安排司马貌代理阎王。半天时间,司马貌把阴司料理得井井有条,还把四件大案都判得清清楚楚。玉帝对此十分满意,就让他转世成为司马懿,出将为相、将三分天下收拾归一。
夜游神,这个传说中的凶神,在夜间四处游荡、专找人的麻烦,还爱向上司玉皇大帝打小报告,不料他这次的小报告却成就了一代名相司马懿,也真是歪打正着。
传说不过是后人对司马懿这位权臣的神化,而他对魏国的军事、政治、经济以及推动三国统一所做的贡献,却真真实实的被载入史册。这样也才有了今天像《三国杀》这些游戏中司马懿的人物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