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凡凡,5虚岁,男孩
凡凡妈妈来自北方,嫁到南方小镇,不久生下凡凡。但爸爸妈妈在孩子不满周岁时就开始常因为婆媳问题争吵,妈妈常常对凡凡表达“离婚”“不要你”的想法,但内心又很放不下孩子,不断指责奶奶的强势,爸爸的不作为。
而孩子的表现更是让妈妈抓狂。
1、凡凡出门就要腻在妈妈身边,即使有再好玩的玩具,也不离开妈妈。
2、在妈妈可见的范围内,凡凡总爱捣蛋。一会打翻水杯,一会发出怪叫。
3、如果和其他孩子起了冲突,凡凡会抬手就打,妈妈严厉批评,也拒绝道歉,直到妈妈动手打他。
4、凡凡的生活习惯很糟糕,常常在家里也随地大小便,妈妈的做法常常是奔溃不管或打一顿,凡凡会立刻说“我错了”,下次却还是再犯。
看了上述案例,最大的感触就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对孩子来说真的太重要了~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所呈现出来的行为状态,是可以看到父母本身的~
凡凡的妈妈从北方嫁到南方,承受着地域间带来的差异,本身有一种无力感~在生下凡凡后又因为婆媳关系夫妻间经常发生争吵,承受着心灵与精神上的冲击~生完孩子的女性在一段时期内是非常脆弱的,她需要家庭的温暖和先生的呵护~
再说凡凡:
小小的他对于妈妈是非常信任的,妈妈每天照顾我,妈妈是我最亲近与信任的人~当一个孩子一直处于爸妈争吵的环境下,同时又不断被动接受来自他最信任的妈妈不要他的信息,他的不安全感油然而生~所以他出门要时刻黏在妈妈身边,即使有再好玩的玩具也不要~他知道我只要离开了妈妈身边,随时都可能会被遗弃~
对于凡凡来说确定父母是否爱他的标准便是能否从爸爸妈妈处获得全部的关注~所以他通过各种行为来进行试探,哪怕这种行为本身是不好的,但是他也去做了~只要能吸引妈妈对他的注意,能让妈妈对他有更多的关注~
对于攻击,凡凡表现出的行为,正是由于他处于前道德判断阶段,主张用严刑法来惩罚别人或自己~同时他长期生活在抱怨与打骂的环境下,凡凡也深受影响,所以他在发生冲突时通过肢体来解决~
对于凡凡所表现出的随地大小便等不良生活习惯,究其原因也是父母没有在幼儿期给予正确的引导~1-3岁是幼儿自我发展的高峰期,父母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放手给孩子尝试,同时给予正确的养育~但是凡凡的妈妈却通过打骂或者不管的两种极端做法,这让凡凡的自我人格形成压抑,内心的攻击性对内发展成自卑与羞愧,所以每次都是我错了却还是再犯~
原生家庭的影响对于孩子来说是一辈子的~回想自己生完大宝时所呈现出的状态也是非常消极的~从小生活在被比较的环境里让我有着极度自卑的心态,认为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对于大宝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爱与引导,让他也有自卑,常常觉得自己做不好~尤其妹妹的出生让他更加觉得自己是不被爱的~所以现在的我更多的是在下班后陪着大宝讲故事玩桌游陪入睡~让他感受到来着妈妈的关爱~让他觉得有了妹妹,爸爸妈妈一样爱他~